 |  | | | | 各负载下的动态响应。
只有示波器还不够,还要有台信得过的电子负载。
|
|
|
|
| |  |  | | | | | | 有一定关系的。
之前就看过某知名环路分析仪。
直接说了 环路分析出来的参数,和动态的对应关系。
|
|
|
|
|  |  | | | | | 个人认为:影响环路稳定的是相位余量和增益余量。而动态响应会受系统带宽的影响,带宽越高,动态响应越好,但带宽又不能太高(太高抗干扰差),因此带宽也是要折中设计的。
影响动态响应的因素很多,输出滤波电容的大小,电感的大小,环路带宽,环路的相位余量等都会影响到动态响应
结论:环路特性是影响动态响应的因素之一(不是全部),而用动态响应的指标来判断环路稳定性是片面的。
|
|
|
| |  |  | | | | | | 那你平时是依据什么来判定环路是稳定的呢?环路仿真?贵公司有环路分析仪?
|
|
|
| | |  |  | | | | | | | 我们也没有环路分析仪,就是靠计算、仿真加调试,环路测试初步用示波器观测开关管的驱动波形,在全电压及全负载范围内,驱动波形不抖动为止,然后测试输出电压的纹波,低频纹波大,说明环路的低频增益太低;然后再测试动态响应,动态响应慢,可能是环路带宽太低,也可能是相位余量太大。
以上是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
|
|
| | |  |  | | | | | | | 试试这么测试,假如你控制的是输出电压,通过开关在外部切换负载,用示波器观看输出电压波形,如果输出电压在负载切换后,四个周期(这个低频周期跟穿越频率差不多)能收敛,那相角裕量应该有60度以上,当然可以在进一步调整PI参数,输出电压两个周期内收敛(这个PI参数不好调试出来,一般四个周期内都算比较好的控制了),相角裕量就更加充足了; |
|
|
|
| | | | |  |  | | | | | | | | | 理论建模推导我不会,所以我一般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扫频,可以得出频谱特性; |
|
|
| | | |  |  | | | | | | | | 四个周期的恐怕PM是15-20度了,PM 60度大概应该只有overshoot/undershoot。
|
|
|
|  |  | | | | | 用chormas负载可以吗?电流变化率设为多少安每微妙?
|
|
|
| |  |  | | | | | | 可罗马 应该是可以的。
多少A每us,这个不太记得了,好像是 0.几安 这个数量级。
|
|
|
|
|
 |  | | | | 用电子负载看动态波形,幅值与恢复曲线基本上可以反映出环路的带宽,相位裕度
|
|
|
|
|
| |  |  | | | | | |
可根据此图粗略计算带宽;
恢复波形有一个振铃,且振铃的幅度比较小但是存在,基本上相位裕度是45度~70度的范围,如果是没有振铃,基本上在60度以上
|
|
|
|
| | | |  |  | | | | | | | | 看16楼我的回复,测试出动态波形,按图中的要求计算得出穿越频率,相位裕度我16楼已经说了,看动态波形的恢复形状大致判断
|
|
|
| | | |  |  | | | | | | | | 这是以前的仿真, 穿越频率=5KHz,相位裕度 30-90,如果有振铃, 穿越频率≈振铃频率,
|
|
|
|
| | | | |  |  | | | | | | | | | 前辈,在没有环路分析仪,不知道穿越频率,带宽,相位裕度,增益裕度这些参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测量时域参数或者波形来判断环路是否稳定吗?或者说没有环路分析仪,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判定环路是稳定的?
|
|
|
| | | | | |  |  | | | | | | | | | | 就像前面说的,负载跳变,看输出波形,如24楼的,≈60度的最理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都是在“电源仿真软件设计”板块里捡现成的,您可以找找看, Saber, PSIM, Pspice, Simplis 的都有。
|
|
|
|
|
|
 |  | | | | 大家都来套路一下,没有环路分析仪应该如何判定环路是稳定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