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电源网社区logo
社区
Datasheet
标题
返回顶部
未解决

PFC电感发热严重

[复制链接]
查看: 8920 |回复: 102
1
Acer
  • Acer
  • 离线
  • LV6
  • 高级工程师
  • 积分:967
  • |
  • 主题:18
  • |
  • 帖子:51
积分:967
LV6
高级工程师
  • 2019-8-2 08:23:39
10问答币
1】PFC电感使用2PCS APH36P60磁环,1.7mm*3*20Ts绕制,2】测试电感温升时发现电感温度比正常电感高了28多度(130多度),拆电感发现其中两根绕了相同圈数,另外一根线多绕了1圈;


3】请问各位大佬三线并绕的电感,在制作过程中不小心将其中一根线多绕了,电感长期工作为什么发热很严重?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收藏收藏1
wh6ic
  • wh6ic
  • 离线
  • LV10
  • 总工程师
  • 积分:10634
  • |
  • 主题:25
  • |
  • 帖子:726
积分:10634
LV10
总工程师
  • 2019-8-2 08:30:42
 
假设20T线圈的感应电压是20V,多绕的那个21T电压就应该是21V吧,短接在一起,你觉得会怎么样??只高28°C,散热不错嘛
anthony
  • 积分:8075
  • |
  • 主题:19
  • |
  • 帖子:977
积分:8075
版主
  • 2019-8-2 16:14:37
 
最好分别测试一下磁芯和线圈的温度。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2 21:34:16
 
先看看APH36P60是什么磁环
Acer
  • Acer
  • 离线
  • LV6
  • 高级工程师
  • 积分:967
  • |
  • 主题:18
  • |
  • 帖子:51
积分:967
LV6
高级工程师
  • 2019-8-3 19:55:48
 
1】普通铁硅铝磁环,与CSC可相互替代;
2】不明白三根并绕在同一个磁环上,结果又一根线多绕了一圈,电感在实际工作时,温度非常高,为什么?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3 20:27:34
 
并联绕组匝数相差一匝,等效为存在一个一匝的短路绕组,它会发热。
此贴159楼:【原创】反激变压器设计要领

Acer
  • Acer
  • 离线
  • LV6
  • 高级工程师
  • 积分:967
  • |
  • 主题:18
  • |
  • 帖子:51
积分:967
LV6
高级工程师
  • 2019-8-3 20:50:00
 
1】不是很理解您说的相差N匝,线包内就相当于N匝短路;我现在的电感时多了1匝难道发热比正常的要大很多?我测试了3台,最高温度比正常的高40多度;
2】相差N匝的电感在低频条件下测试感量与正常的电感没有什么区别;高频条件下测试,不正常电感感量会下降很厉害,正常的电感不会;同时不正常电感品质因素会非常低,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谢谢!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3 22:17:20
 
假设你要故意绕一个1匝短路的绕组,你可以:
1、绕1匝,然后短路,假设每匝铜阻1R,则短路阻抗1R
2、绕2匝,然后退回来1匝,还是1匝,短路,短路阻抗1R
3、绕2匝,然后再反绕1匝,回到1匝处,短路,就是一个2匝和一个1匝的两个绕组并联,短路阻抗3R
4、绕2匝,然后(另外)再绕一个1匝,两绕组并联,短路阻抗3R
5、绕N匝,然后再绕一个N-1匝,两绕组并联,短路阻抗2N-1R
6、绕N匝,然后再绕一个N+1匝,两绕组并联,短路阻抗2N+1R
以上6种情况等效,都是一个1匝的绕组短路,区别只是短路阻抗的大小。
Acer
  • Acer
  • 离线
  • LV6
  • 高级工程师
  • 积分:967
  • |
  • 主题:18
  • |
  • 帖子:51
积分:967
LV6
高级工程师
  • 2019-8-4 09:08:19
 
@NC965:

    1】水平有限,您给我解释的短路现象,我还是不理解;
    2】您列举的6个情况,2~6的短路阻抗是一直的吧(多1圈阻抗);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4 09:49:33
 
6种情况等效,都是一个1匝的绕组短路,区别只是短路阻抗的大小,也就是发热大小。
Acer
  • Acer
  • 离线
  • LV6
  • 高级工程师
  • 积分:967
  • |
  • 主题:18
  • |
  • 帖子:51
积分:967
LV6
高级工程师
  • 2019-8-4 09:12:30
 
一个大电感会因为多一圈短路引起发热严重?铁硅铝绕的的磁环,多绕一圈,在工作过程中发热严重会引起Bmax下降而引起炸机?(昨晚电感跑到160°,还能正常工作)这里面的原理一直困扰我,请指点,谢谢!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4 09:42:15
 
多绕1匝不会发热,多绕10匝也不会发热。
有1匝短路就会发热,10匝短路也会发热,在气隙里塞进铜片也会发热(这相当于1匝短路)
发热是该铜线(片)电流太大的欧姆热,也叫涡流发热,并不是电感(或者磁芯)在发热,也不会因为电感很大或者短路匝数很少就不发热。
发热多少与短路匝数不成比例,只与短路电流和铜阻有关,而且可以简单计算出来。
帮你计算一下:
2PCS APH36P60磁环,1.7mm*3*20Ts绕制,变成了1.7mm*2*20Ts与1.7mm*1*21Ts并联,
等效短路21-20=1匝,平均匝比 20.33:1
1.7mm*2*20Ts直流电阻6.5mR,1.7mm*1*21Ts直流电阻13.7mR,
总短路阻抗 20.2mR(它绕了一个来回)
设:PFC电感上(两端)电压的交流成分的有效值为50V(需示波器实测得出)
则:该1匝短路绕组上的有效电压大约为 50V/20.33=2.46V
该绕组短路引起的绕组内部环(涡)流:I=V/R=122A
该绕组短路引起的额外损耗(热)功率:P=V2/R=300W
Acer
  • Acer
  • 离线
  • LV6
  • 高级工程师
  • 积分:967
  • |
  • 主题:18
  • |
  • 帖子:51
积分:967
LV6
高级工程师
  • 2019-8-4 11:42:13
 
@nc965,

1】谢谢您的耐心指点;
2】您说的王往气隙内放一个铜片也会热,这个热时气隙中的磁力线对铜片做功引起的热,与电感多绕一圈不能是同一个原理吧?
3】平均匝比是20.33:1,1.7mm*2*20Ts直流电阻6.5mR,1.7mm*1*21Ts直流电阻13.7mR,总短路阻抗 20.2mR(它绕了一个来回),我不理您这是怎么算来的?多绕一圈的绕行与其它两根正常线,在电感上是首,尾分别是焊接在一圈的。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4 16:12:34
 
2】我说往气隙内塞进铜片也会发热,而且与绕组短路1匝的发热机制相当,除非你能区分第4种情况,否则它们没有本质区别。

3.1】1.
7mm*2*20Ts直流电阻6.5mR,1.7mm*1*21Ts直流电阻13.7mR,这个理解吧?不理解参考此贴:Saber 变压器直流电阻有详细一点的计算例子吗
3.2】总短路阻抗 20.2mR,6.5+13.7=20.2,这么算出来的
3.3】你并联,相差1匝的感应电动势2.46V就是通过这20.2mR电阻短路的,你不并联,这个电阻就不存在(无限大),就不发热。你还可以通过一个电阻后再并联,这个电阻也会发热,但总发热量会减少。
3.4】至于这相差1匝的感应电动势是不是2.46V,发热是不是300W,你可以用示波器在你的实际工况中精确测试出来。
3.5】至于为什么按这个阻抗计算的道理,只需要把8楼内容增加对应的阻抗描述就知道了(已经帮你加上了

Acer
  • Acer
  • 离线
  • LV6
  • 高级工程师
  • 积分:967
  • |
  • 主题:18
  • |
  • 帖子:51
积分:967
LV6
高级工程师
  • 2019-8-4 17:57:13
 
nc965,
还有两点不明白
1】平均匝比是20.33:1,这个怎么算出来的?
2】我理解总的短路阻抗是6.5//13.7(两个阻抗是并联关系,因为进线、出线分别都连接起来,)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4 18:05:08
 
1】平均匝比是20.33:1是大致,你20匝两股、21匝1股,电压相等,相对1匝的平均耦合比。
2】短路阻抗是加的关系,详细看看8楼第3步,阻抗怎么变成了3R,而不是1R//2R(明明多绕了2匝,怎么可能比1匝立即短路阻抗还低?)。究竟该怎么理解,你测试一下不就知道了?电压、电流都是可以实测的,热功率也可以估计得出。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4 12:17:30
 
不明白,真不知说什么好。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4 16:52:29
 
难道还有歧义?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4 18:57:59
 
个人觉得李版的说法,从6楼开始,似乎无理论根据,也可能我基础差吧。LZ这个应该是环流的问题,导线内电流一正一负,导致异常发热,有空给个例子。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4 19:13:42
 
8楼就是例子,也是原理等效性推导过程。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4 22:18:43
 
意思是我给LZ一个环流的例子。李版8楼的不知有无人看得懂。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5 06:45:16
 
LZ的案例就是一个例子,应该看得懂,我在11楼按等效短路匝数原理已经算出了一个结果,你用一正一负的环流原理再算一下,我估计一样的结果(甚至一样的过程)。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5 09:36:01
 
两组分别N和N+1匝,是这个意思吧: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5 09:38:10
 
嗯,20匝2股6.5mR,21匝1股13.7mR,假设感应电动势每匝2.46V交流有效值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5 18:37:03
 
看李版15楼的 “气隙内塞进铜片也会发热,而且与绕组短路1匝的发热机制相当” 什么的,令人摸不着头脑,实在和23楼的意思有分别,现在李版又同意23楼的了?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5 19:12:38
 
气隙内塞进铜片的发热的机制与短路1匝的发热机制相当,见15楼
同意23楼的算法,相信结果和我的算法一样,原理等效,不是吗?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6 10:58:14
 
23/26楼还不是事情的全部,结论尚早。(气隙内铜片,与短路1匝的发热机制不见得相当吧,不过这不再讨论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6 11:27:26
 
你明明已经算出了同样的结果,已经证明是同样的原理,还讨论啥呢?
再重复一遍:
绕组并联的先决条件就是匝数相同。
位置可以不同,线径可以不同,感量可以不同,但匝数必须相同
匝数相差N匝的两个绕组并联,等效于线包内有一个N匝的绕组短路

这话没毛病,有原理,是常识。谢谢你23楼的证明。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6 11:38:57
 
假设电感由两股线并绕,(可看成个耦合电感),其中一股匝数绕多了,忽略线阻,如图:

经过电磁解耦,变成两个独立的电感:

設两端交流电压100Vrms,频率100KHz,算得电流如下:

更准确的计算,需要加入线阻,如果线阻比漏感感抗小很多的时候,直接可以忽略。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6 11:47:54
 
这只是无功部分,匝数相同(只要感量不同)也存在的同样的情况,不发热,谢谢,继续!最好接着23楼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6 12:07:26
 
不发热?说笑吧。忽略线阻只是为了方便计算,计算功耗时,就不能忽略,线内电流比正常大了,发热就严重了。不要抱着您的23楼不放,只是实情复杂些,李版眼界能不能看得宽些? (匝数相同?没看清楚吧。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6 14:30:29
 
你把两个独立电感代进你的29楼算法算算是多少电流?估计也是(相差)1.867A
或者你把N=0(1匝短路----如果不计铜阻这就是超导)代进你的29楼算法算算是多少电流?难道也是1.867A?
还是别算了,完全不靠谱!
要算还是按你的(不是我的)23楼的算法,用24楼楼主的(也不是我的)参数继续算吧,那个算法(真心觉得)靠谱!
或者我们都不算了,请楼主实测出相关参数(电压和电流),用事实说话,这样最靠谱。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6 17:17:22
 
李版看不懂,就别问了,不再解释,这主要是给楼主看的。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6 17:18:31
 
先是你看不懂,直到26楼才看懂。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6 17:23:17
 
我懂我的胡说八道,你懂你的抱残守缺,各不相干,可好 ? (仅对于环流而言,26楼不就是23楼? 李版以为不一样?)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6 17:26:46
 
23楼就是26楼,26楼就是6楼,一样的,等效的,没异议,有理论根据,而且更容易看懂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6 18:24:45
 
既然这么容易懂,问3个问题:(1)  23楼两绕组电流各是多少?  (2) 信号源流出的电流是多少? (3) 如果正常电感感量是100uH,现在23楼的会是几多 ?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6 18:34:21
 
你不是在33楼建议别问了吗?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6 18:54:25
 
建议不要问,是不期望你会明白,上面是我问你,也不期望你会答。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6 19:01:14
 
我理解你问我,是明知故问,有什么意义呢?比如:
(1)  23楼两绕组电流各是多少?
答:23楼你已经正确地标注出来了,它们分别是:N*v 和 (N+1)*v
(2) 信号源流出的电流是多少?
答: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电流都满足 I = v/r,且不用区分流进或者流出。这里,信号源就是 v。在26楼,23楼的两个信号源被正确地叠加为一个 (1)*v
(3) 如果正常电感感量是100uH,现在23楼的会是几多 ?
答:23楼正确地未出现电感感量这个因子,显然此事与电感感量无关(或者说任何感量的电感都是同样的结果----只要v/r不变)。
还有问题吗?再问再答就回到6楼了。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7 15:27:24
 
问的是电流,不是电压,信号源是指整个电感两端电压,即你50V。电阻就用你的6.5和13.7mOhm计算。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7 15:33:04
 
不用计算了,我只关心26楼是否与6楼和23楼等效,这才是事情的本质,其他是次要的(包括推导和计算是否精准或者有误)。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8 15:35:28
 
对于图里的 i 而言,用你的算法,23和26楼等效,和6楼不等效,当然等效也不等于就是正确。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8 16:37:35
 
26楼与匝数已经没有关系了,只剩匝数差,何以见得与6楼不等效?至于计算值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再议,只要原理等效,而原理就是匝数差相关。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8 17:32:33
 
6楼第一行黄标语,那些各个不同,是指两线组的不同?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8 17:37:48
 
那是匝数相同时可能出现的不同。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8 17:47:35
 
为什么匝数相同,L1,L2的感量可以不同呢?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8 17:53:05
 
这个很常见哈,你绕一个变压器试试就知道了。双线并绕差别少些,并联三明治(因为离中柱的距离不同)差别就显著了,辅助绕组(如果匝数相同)就更加显著了。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8 18:19:49
 
对啦,这些差异可以理解为漏感,那23/26楼有无体现这方面呢? 所以29楼的推导只认感量,不认匝数,要引入线阻时,才考虑匝数。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8 18:44:56
 
这只是没有并联时的测量差距,并联后哪还存在?
估计29楼也有类似机制,理论感量多半不再成立,频率会变就是例子,有点复杂(单独做1匝短路,频率也会变,另一个等效性现象)!

boy59
  • boy59
  • 离线
  • LV10
  • 总工程师
  • 积分:16430
  • |
  • 主题:118
  • |
  • 帖子:2779
积分:16430
LV10
总工程师
  • 2019-8-8 16:58:26
 
这个问题可以看做是共模电感绕组不平衡产生了差模电流,画一个等效电路是否容易理解些?

                   差模电流等效图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8 17:39:06
 
最好直接仿,而不是等效电路,情况很复杂。
boy59
  • boy59
  • 离线
  • LV10
  • 总工程师
  • 积分:16430
  • |
  • 主题:118
  • |
  • 帖子:2779
积分:16430
LV10
总工程师
  • 2019-8-8 20:03:09
 
情况应该分两种,第一种是您的模型忽略漏感或者是在低频下,第二种是geendot老师的高频情况下漏感起主要作用。
忽略漏感的情况下面的计算结果跟您的相近

不过算损耗时共模电流也应考虑进去,不同绕组有的电流变大有的电流变小的,考虑共模电流时的计算如下: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9 07:48:17
 
你这样得不出结论,实际情况很复杂,想到的大致有如下因素:
1、与电感的实际工况有关,不等匝并联后,绕组环流与励磁电流相关,会增加很多
2、环流的增加会显著地影响励磁电流的摆幅(即使不影响均值),也就是不等匝并联后的等效感量(或者频率)会显著变化。
3、励磁电流摆幅的增加会导致磁损的显著增加
4、与耦合度(也就是漏感)有关,不等匝并联可以认为影响相对较小,但与单匝短路的等效耦合一定不是紧耦合。
boy59
  • boy59
  • 离线
  • LV10
  • 总工程师
  • 积分:16430
  • |
  • 主题:118
  • |
  • 帖子:2779
积分:16430
LV10
总工程师
  • 2019-8-9 09:26:31
 
按下图的不对称“共模电感”做了仿真

一个设漏感1uH,另一个设漏感为零分别得出的结果如下: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9 10:46:23
 
双线并绕漏感一般小于1%,楼主可能不是双线并绕,2%、3%吧,此外,线性模型可直接用耦合系数表达漏感。
boy59
  • boy59
  • 离线
  • LV10
  • 总工程师
  • 积分:16430
  • |
  • 主题:118
  • |
  • 帖子:2779
积分:16430
LV10
总工程师
  • 2019-8-9 12:43:12
 
把励磁电感损耗也考虑进去估计模型是下面这样
下面仿真分两种情况,一是假设漏感0.3uH有较大的差模电流同时也抬高了励磁电流,二是假设漏感3uH两路电流之和(IR1+IR2)接近励磁电流。

当漏感不同(或频率不同)依然会按这种趋势变化(个人喜欢用理想模型速度快容易收敛)。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9 12:38:40
 
55楼的计算,和我算的一样,23楼左边电流126A,向下,右边电流120A,向上,所以环流=120A,Vin电流=126-120=6A,Vin看见的阻抗=50/6=8.3欧,纯阻性。也没有其它共模电流。

61楼的仿真,等效的感量是多少?
boy59
  • boy59
  • 离线
  • LV10
  • 总工程师
  • 积分:16430
  • |
  • 主题:118
  • |
  • 帖子:2779
积分:16430
LV10
总工程师
  • 2019-8-9 13:16:19
 
等效线性变压器L1=100uH,L2=110uH,k=0.996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9 15:50:42
 
意思是从整个Buck Inductor看,等效感量=? (从电流斜率估计)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0 13:21:57
 
从波形来看,大约是56uH和93uH 。用29楼方法,忽略线阻,算得58uH和96uH。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0 16:59:04
 
按尽量接近楼主真实工况,我也做了一个仿真:


仿真数据如下:

说明:
1、仿真置于真实电路,电感参数来至于栢科计算表格,NPS225060双环20匝,典型PFC变换参数,频率100KHz,PFC功率约3.4KW,峰值功率约6.8KW,即电感设计工况。电感采用线性模型,以便导入漏感,电路的其他部分做了概化。
2、楼主3股20匝其中1股21匝并联,可导致约1个百分点的效率损失,其中电感发热功率增加约12.5W,长期工作温升明显。11楼算法有误。
3、两绕组相差1匝并联,可与绕组内存在短路1匝完全等效,表现为耦合系数减半,短路阻抗与并联绕组的阻抗比有关,估计最大值(对应损耗最大值)为并联阻抗倍增(等线径紧耦合时----谁来验证一下?)。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1 10:47:17
 
1. 用磁解耦方法算得等效电感=34.3uH (20T//21T case)
2. 1匝短路等效那个 k 和 7.6mOhm 如何得来 ? 为符合你的理论而造出来的?
3. “绕组内存在短路1匝” - 有两种解读,一是有个1匝的副边, 二是21匝里有匝间短路,没有副边。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1 12:04:49
 
1. 解耦算法神勇,能否把与1匝短路等效时的 k 和 r 也解耦出来?相信一定存在等效算法。
2. 为使与1匝短路等效,需调整 k 使励磁等效,调整 r 使损耗等效,直至完全等效,得到此等效模型。1匝短路等效是工程界的共识,不是我的理论,我也是第一次把它具体化。
3. “绕组内存在短路1匝” 有多种情况,但这里只讨论与不等匝并联等效这一种情况,貌似你还没有搞懂状况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1 15:42:28
 
你的是第一个解读,副边有一匝,短路,用你造的数据(如 k=0.4...)算一算,可笑的是,那33.6uH的等效电感,实际就是漏感,相信那个"1匝短路等效"共识,只是单指环流,而不是全部参数。貌似你还没有搞懂状况。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1 16:53:24
 
那33.6uH的等效电感,是与 k 和 r 相同的方法在相同的仿真环境下产生的,都是为了使模型等效。可笑的是,前者被人引以为证明自己正确,后者被同一个人引以为证明别人伪造,这显然是人的心态有问题!何以见得仅仅 k 和 r 才是伪造而33.6uH不是?证明自己正确别人错误就那么重要吗?

相信1匝短路等效只是单指环流?相信数据吧!二者环流完全不相等(红色),相等的是整体结果(绿色),等效的意思就是最后效果(既不是中间参数也不是全部参数相等,不是吗?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1 17:41:52
 
你这个根本不需用解耦法,本就是一个带有很大漏感的变压器,你自己算算漏感是多少? 用笔算可以了,一条四则而已。如果你能用理论得出k=0.4..的,我只有佩服,如果 k 是调整出来的,我还是只有佩服。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1 17:45:45
 
33.6uH就是调整出来的,与伟大的解耦法不谋而和,佩服吧。
我自然不能从理论上证明(57.4楼只是一种预感)此种等效耦合系数为什么减半,目前看来你也不能,但肯定有人能,至少Saber能,佩服吧!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2 11:49:20
 
公然造假,李版真逗。还有的笑点就不说了。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2 15:13:11
 
此话当真?敢不敢打赌?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2 16:28:28
 
赌什么课题?赌资?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2 16:35:31
 
赌你在我68楼提供的数据中找出我公然造假的证据,赌你我一生的信誉(外加10WRMB),输者赔钱走人,从此别在这里混。敢吗?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2 17:16:58
 
没这么严重吧。我说假,是指那个k=0.4..,我只能理解是李版试出来的,若我理解错了,我道歉,到底k咋来的,过程如何,烦请解释一下。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2 17:26:18
 
说人家公然造假,是人身指控,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也不是理解问题,这里不讨论技术,只讨论人品。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2 17:44:41
 
这本是带点玩笑成分的,我郑重道歉。现在请回答k的问题,让大家学习一番如何?
cmg
  • cmg
  • 离线
  • LV7
  • 版主
  • 积分:13579
  • |
  • 主题:114
  • |
  • 帖子:4738
积分:13579
版主
  • 2019-8-12 17:31:01
 
没这么严重吧,网络上说话大家可能更情绪化一点,没什么。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8 17:40:06
 
和23楼(推测版主意思画的)的分别在哪里?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8 17:50:23
 
现在已经很少见短路绕组的应用了,上个世纪很多电动力学有关的应用需要做短路绕组,做过一些,形成6楼的概念,具体推导过程大致就是8楼的内容。
boy59
  • boy59
  • 离线
  • LV10
  • 总工程师
  • 积分:16430
  • |
  • 主题:118
  • |
  • 帖子:2779
积分:16430
LV10
总工程师
  • 2019-8-8 20:05:27
 
电阻的匝比是否应该是平方关系?估计还差了一个漏感。
蒋洪涛
  • 积分:2086
  • |
  • 主题:36
  • |
  • 帖子:771
积分:2086
LV8
副总工程师
  • 2019-8-9 08:21:09
 
管它啥,做个实物实测,多匝少匝有啥区别这样就明显分出来了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9 09:18:12
 
楼主的案例就是实物,让我们来还原事情的真相:
楼主的案例功率大约3KW的PFC,峰值(馒头波顶部)功率大约6KW,也就是电感的设计工况。

晨光o夕阳
  • 积分:2958
  • |
  • 主题:10
  • |
  • 帖子:86
积分:2958
LV8
副总工程师
  • 2019-8-9 08:33:19
 
震惊ACFUN引起神仙斗法
气隙垫钢片哪里理解不了
cmg
  • cmg
  • 离线
  • LV7
  • 版主
  • 积分:13579
  • |
  • 主题:114
  • |
  • 帖子:4738
积分:13579
版主
  • 2019-8-10 19:26:25
 
我认同nc965的说法,可以认为是短路,短路后产生很大环流,greendot说法也没错。
看到大家一堆理论分析和仿真,比试武功吗
你作为问题的提出者,应该直接把那两根一样匝数的线和少一匝的线的电流放上来,让大家分析就好了。
这是我以前测到的环流情况:

1.jpg (90.15 KB, 下载次数: 67)

1.jpg
cmg
  • cmg
  • 离线
  • LV7
  • 版主
  • 积分:13579
  • |
  • 主题:114
  • |
  • 帖子:4738
积分:13579
版主
  • 2019-8-10 19:29:40
 
这是次级夹初级的三明治饶法,两根绕组先并联再接整流管的情况,上下的电流波形是两个次级绕组的电流,中间的电流是整流管的输出,也就是合成的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整体效率不一定提高,最好的方法是各接一个整流管然后再并联。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2 18:38:33
 
谢谢郭大师做和事老。

这些波形饶有趣味,反激吗:

1. 原边开通,两组副边有电流,一正一反,互相抵消
2. 副边开通,只有一组副边有电流 。(这组是多一匝的,少一匝的 ?)
cmg
  • cmg
  • 离线
  • LV7
  • 版主
  • 积分:13579
  • |
  • 主题:114
  • |
  • 帖子:4738
积分:13579
版主
  • 2019-8-12 19:22:14
 
匝数一样,只是漏感不一样感应的电压不太一样(也可能是穿过电流探头的环路引起漏感不一样),当时只是为了说明两个次级绕组并联最好双线并绕或每个绕组接一个二极管。
10年前的波形,记得不清楚了。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2 21:25:02
 
郭工小心,最好先看看50楼,在面对超出自己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情况下,哪怕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有一类人也不会选择去相信事实。在他眼里,你现在已经涉嫌公然造假了!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2 22:38:44
 
叫你摆事实出来,你又不敢说出 k 的由来,说清楚,对与不对,让大家评说。(其实看你仿真电路,本来还要指出几点大不妥,不过你总是认为自己对,讲也无谓,因为我讲原理/理论时,你不会以理论回答,只以你自己固有的概念回应,讨论頗费力气。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3 07:08:12
 
技术讨论本来是好事,没什么不妥,争论的目的本来是辨明是非,找出真相,而非谁输谁赢。正如郭工所说,某些人带着情绪去讨论,讨论的就走样了。
本帖14楼你进来第一句话就带着情绪,你不过就是觉得我说1匝短路与气隙塞进铜片的发热机制等效是个漏洞,机会来了,你以为我看不出来?
此楼你不过就是觉得我1匝等效模型中有接地,看上去像个副边,机会来了,你以为我看不出来
我到认为某些事情超出了你的认知能力,8楼你不能理解,12.2楼你不能理解,50楼你不能理解,57.4楼你不能理解,72楼(k 的由来 你不能理解。
但凡你不能理解的事物,对于你这样天下事尽致知的人来说就是大逆不道,一定就是造假,这就是你的逻辑,你的心态。可笑之极!
你不过就是觉得李工的试算法没有你的解耦法听上去高大上,机会来了,你以为我看不出来?你以为别人看不出来你想的啥?
试、试验的试、试算的试,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与插值、递归、迭代、逼近、极限、收敛、有限元这些名词是一回事,它几乎支撑起了现代工程计算的全部,解耦法在它面前就是个渣渣,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在得出最后结果之前,中间的数据都不是真的,但那不叫造假,不知你能否理解?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3 12:30:04
 
说我不理解,不了解如何有23楼,我始终没说23、26楼不对,没有反对它,没有反对环流匝短路的说法,只是觉得模型实际复杂些,结论尚早而已。
50楼是46楼的延续,引你的52楼,有什么不理解? 57楼与我无关。至于72楼,就是真的不理解,不理解为什么可以用一个错误的概念错误的方法去证明一个误解的前提立论,当假设与结果不一致时,任意设置其中参数,达至想要的结果。为什么3+2不等于6,好吧,把2乘上一个1.5,圆满解决。

(要不要讨论铜片塞气隙,副边接地与否的问题? 我想还是不要吧。)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3 14:07:44
  • 倒数9
 
我只想告诉你的是:副边接地不接地结果一样,如果此事你又不能理解,你可以自己仿,如果仿了还不理解,你还可以指控Saber(与李工合谋)公然造假,你也不用在我面前讲你那些理论/原理,这并不是因为我固持己见,而是因为我相信你不会比Saber水平高!
我建议一个概念或者方法是不是错误的不要自己去主观定义,你说是错误的那一定就是错误的?毛大爷貌似都没有你这样伟大!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3 14:49:40
  • 倒数8
 
李版好像现在才明白副边接地不接地结果一样?还要仿一仿才知道?

看你还是有很多地方不明白,第一是不明白变压器的原理(又是李版头疼的原理),例如那个k,和L1是什么关系?简易的问题,李版请答。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3 20:15:09
  • 倒数7
 
从50楼你一提问我马上就知道你不懂变压器了,直到此楼这个提问才发现你任然没搞懂变压器,我相信我即使回答了你眼前这个问题还是不会懂。就你的理解能力,根本不指望你会明白我在干啥。大家明白就行。
那个 k,和 L1 是什么关系
简易回答:男女关系,能理解吗?
这是什么道理?
简易回答:那是因为 L1 对 k 敏感,犹如男人对女人敏感,是个男人都懂的道理。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6 11:37:21
  • 倒数2
 
特意晾它2天,好像没什么兴致了,还要不要继续?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最新回复
  • 2019-8-16 19:58:42
  • 倒数1
 
继续。
一匝短路的变压器里,原边感量 L1=原边漏感Lk1+励磁电感Lm1,按设置的参数,k=0.5 约,则Lk1和Lm1 分别是45.73uH的一半,李版把原本是45.73uH的原边励磁电感裁去一半而不自知,还额外加插一個頗大的漏感,此其一。
本来环流只会是在电感内里流动,而不会流到外边的,但这里副边短路电流反射到原边,什么电流都跑出去了,此其二。
副边一匝短路,变压器的励磁电感也基本被短路了,如果没有漏感,这时原边所呈现电感小得可怜,但等效电感应该等于33.6uH啊,于是凭空加插的漏感就有用了,把它弄成近33.6uH 便可以啦,于是k 便定下来了。也难为李版费力把这个k试出来,实在这k笔算一下也就差不多了,sqrt(1-33.6/45.73)=0.515。此其三。
于是问题来了,这仿真电路和参数的设置,是有理据的吗?是真实的反映吗?
nc965
  • 积分:93742
  • |
  • 主题:115
  • |
  • 帖子:27377
积分:93742
版主
  • 2019-8-13 07:44:54
 
不敢说出 k 的由来?其实早就说出来了(72、74楼),只是你不能理解,估计再说你也不能理解,我现在把仿真文件贴出来让大家来看,有没有公然造假
算法说明:
1、软件版本Saber2007,仿真设置:End Time=25m;Time Step=1u;Trunction Error=10u,其余默认
2、所以4个模型置于同一个界面,是为了仿真条件相同。68楼所有数据、波形都可以还原,其中计算波形以25ms最后50us为准(频率100KHz可完全消除截断误差)。
3、功率计算:有单独阻性负载的为 P=V2/R(输出功率及R5损耗),其余为电流波形*电压波形(最后50us内的平均值(包括电感损耗和输入功率),前者与后者完全等效,只是为了少进行一次波形运算。
4、试算法,手工控制逐次逼近,收敛精度以第4模型为例:耦合系数0.4997的5位数精度是为了得到励磁电流峰值32.932的五位精度,L2阻值7.6的仅两位数精度导致电感损耗31.079与等效目标的31.068有一定误差,好事者可继续提高L2阻值精度与其完全吻合。
5、第1模型感量45.73来至于栢科工具NPS225060双环20匝,与第3模型的等效感量33.63(4位数精度)的数据同源,以峰值为准,逐次逼近获得。
6、第4模型1匝等效不应视为变压器副边,接地只是为了满足Saber规范,电阻外置只是便于观察,均可以另行表达,其数据也没有任何人为的调用关系,即使完全不采集其数据,也不影响仿真结果和数据表参数(某些人可能要失望了)。
7、不保证每个电脑都不会出现不收敛抑或少量误差。

boost.zip

11.1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积分: 财富 -2

Boost.xlsx

13.39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积分: 财富 -2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2 22:46:37
 
大师能否解释一下其中机理?我觉得是跟 proximity effect 有关。
cmg
  • cmg
  • 离线
  • LV7
  • 版主
  • 积分:13579
  • |
  • 主题:114
  • |
  • 帖子:4738
积分:13579
版主
  • 2019-8-13 10:02:24
 
大师,我不知道这种次级夹初级的电流密度图怎么画,临近效应可能对两路阻抗有影响,但不知会不会这么大,更倾向于漏感不一样造成电压稍微有点区别。
解决方法就是加双整流管让它没有回流路径,避免这个问题。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3 12:51:01
  • 倒数10
 
原边开通时,副边有电流只能想到P.E.,副边电流没法流出外面,一定在里边环流,2线组的电流一定相等和反向,跟它们的漏感/阻抗差异应该无关。

副边开通时,暂时还想不通。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4 11:28:40
  • 倒数6
 
副边开通时,如果比如两组电感有别,不完全耦合,则两组电流会有差别,看参数而定,可以达到几十倍,这样就只见其中一组有电流,另一组小到不起眼,像你的波形。用解耦法所见,大电流是在靠磁芯那个小感量那组。
cmg
  • cmg
  • 离线
  • LV7
  • 版主
  • 积分:13579
  • |
  • 主题:114
  • |
  • 帖子:4738
积分:13579
版主
  • 2019-8-14 19:38:33
  • 倒数5
 
大师我没告诉你变压器结构你怎么能断定靠磁芯的绕组电流大,次级夹初级三明治是总体结构,并不是说只有这三个绕组,至少供电绕组是有的,屏蔽绕组或屏蔽铜箔是有的,这个要看具体结构,哪个绕组和初级绕组的漏感小,哪个绕组电流就大。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4 23:30:31
  • 倒数4
 
解耦只是一个想法,关注的只是两个副边组间的coupling,大电流在小电感的那边,胡乱猜想,是靠磁芯那个。

上面最后的几句我删了,用两个二极管,已经是解耦了,两组副边电流会按阻抗分配。
greendot
  • 积分:31610
  • |
  • 主题:0
  • |
  • 帖子:8698
积分:31610
LV12
专家
  • 2019-8-15 10:55:44
  • 倒数3
 
也不算完全解耦,大师可有当时用两个整流管时的波形?
热门技术、经典电源设计资源推荐

世纪电源网总部

地 址:天津市南开区黄河道大通大厦8层

电 话:400-022-5587

传 真:(022)27690960

邮 编:300110

E-mail:21dy#21dianyuan.com(#换成@)

世纪电源网分部

广 东:(0755)82437996 /(138 2356 2357)

北 京:(010)69525295 /(15901552591)

上 海:(021)24200688 /(13585599008)

香 港:HK(852)92121212

China(86)15220029145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清除Cookie | 小黑屋 | 不良信息举报 | 网站举报

Copyright 2008-2024 21dian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号为:津ICP备10002348号-2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