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就公式(4) 把公式下边的数据代进去 就算出匝数来了 高手给看看 为啥匝数这么离谱
那个公式(4)的分子上的时间常数是DT 周期乘以最大占空比0.45 |
|
|
|
| | | | | | | | | | | 功率很小也就4-5W 这是我自己做实验用的 感觉匝数有点离谱
这个公式是陶老师的伏秒法则 |
|
|
| | | | | | | | | | | | | 你用别的算法在试试看,EE13可以做到的。如果是上面这种算法的话,计算出来的匝数可能EE13绕不下。 |
|
|
| | | | | | | | | | | | | | | 呵呵 主要是这种算法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所以我想找出匝数这么高的根本原因
这样才会进步嘛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己先绕一下,试试看喽。按照EE13的参数,4—5W可以做到。
这种算法理论成立,自己没用过。
方便的话,贴出你去设计参数?是否参数设计合理?最大占空比?等
你用别的算法在试试啦!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呵呵 谢谢 你啊 这两天放假 上班了就试 这个公式是用来算初级最小匝数的 防止磁芯饱和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 | | | | | 这个还真没用过 可是那个输入电压我还是用最小的若是E=300V 那就是现在匝数的2.5倍 就650匝 ······· 我觉得260匝都可能绕不下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问题在于,你如果采用E=300的话,那么输入电流会很小很小的,采用的导线也会很细,跟输入120V是不一样的。 |
|
|
| | | | | | | | | | | 嗯 我试过了 不过没有用伏秒法则公式
用特别细的线(其实我手头上的线就特细) 初级绕了170(初级最大电流20mA)就很薄一层能绕的下
E=-L*Δi∕Δt 这样电流基本上由电感值决定 线径只是限定了电流的最大值这是其本身特性决定的 我这样理解对吗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1.不知道你说的试过了是什么意思。2.公式是对的,但这个公式制的是电流的变化值. |
|
|
| | | | | | | | | | | | | | | 我用细铜线绕过了 绕300匝都没问题
反激的话 电流初始值为零 那样的话电流变化值就是最大值了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要是输入E=300V的话 匝数将近700啊 也正常吗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是我看到好几个方案用EE13磁芯做220输入的,初级绕组匝数只用了100多匝,有个HT1608只用了135T,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出来的,还是参考方案,这根楞次定律算出来的600多匝差距好大啊,为什么不会饱和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