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恩 谢谢您的回复 我会根据要求将一些我不明白的问题单个列出来重新放一个帖子上去的 |
|
|
| | | | | 不错,几个建议获得更多帮助
1. 首当其冲附上电路图(目标)及规格参数,输入,输出等,效率要求;
2. 尽量一条一条列出来,写一大堆这样跟写文章一样,可读性太差;
3. 尽量少用红色,容易让人焦躁,无心看下去。
总体来说,你可以看看on semi是怎么展示自己的设计过程的。
|
|
|
| | | | | | | 恩 谢谢您的回复 稍后再附上按照您的要求一条一条列出来的 |
|
|
|
| | | | | | | 恩 谢谢您的回复 能否问下您所说的设计软件叫什么名字 在哪里可以下载的到? |
|
|
| | | | | | | | | PI、TI等公司网站上都有吧!
网上也有很多,但编写的水平参差不齐。 |
|
|
| | | | | | | | | | | “芯片的电源电压VCC=16V,”
VCC电压高了一点点,12、13V应该就可以了。
“最小直流整流电压为Vbulk-min=√2×185=262V。
Cbulk的取值为Cbulk=Pout×3uF=13.3×3=39.9uF取47uF”
Vbulk-min与CIN有关,CIN取47 uF实际刚好合适,但是由于竞争激烈,没人这么取。
一般宽范围10W的产品取多大电容,自己去拆开看哈!
“反射电压VOR=Vclamp/1.4=166/1.4=119V
次初级匝数比N=(Vout+Vd)/VOR=(5+1)/119=0.05。”
反射电压VOR取70-80V就可以了,只要满足45V的二极管,具体原因查书看看。
“反激变压器的电流纹波率通常取r=0.5
电流纹波值ΔI=r×IL-avg=0.5×0.16A=0.08A。Ipeak=0.2A
变压器初级绕组电感Lprim=(Vbulk-min×DCmax)/(Fsw×ΔI)=(262×0.31) /(65000×0.08)=15.6mH。”
10W输出功率,最好设计在临界模式,电流纹波值ΔI= Ipeak,否则这么小的Ipeak,采用电流模式控制CS端采样困难,也不利于效率提升。LP太大了,应该在2 mH左右。
另外,你所采用的计算公式 很多都不太直观,计算尽量简单易懂。 |
|
|
|
| | | | | | | | | | | | | 你好 谢谢您的回复 我主要是参考我附件里头的一篇安森美的反激开关电源设计的DATASHEET,可能这篇技术文档的公式确实太多难以理解了 我下次换成其他的算算看 |
|
|
| | | | | | | | | | | | | | | 这是用PI的软件算的。
VACMIN 185 Volts
VACMAX 265 Volts
fL 50 Hertz
VO 5.00 Volts
PO 10.00 Watts
n 0.75
Z 0.50
VB 12 Volts
tC 3.00 mSeconds
CIN 10.00 uFarads
ENTER TOPSWITCH-GX VARIABLES
TOP-GX TOP243 Universal
Chosen Device TOP243 Power Out 30W
KI 0.65
ILIMITMIN 0.527 Amps
ILIMITMAX 0.644 Amps
Frequency (F)=132kHz, (H)=66kHz h
fS 66000 Hertz
fSmin 61500 Hertz
fSmax 70500 Hertz
VOR 75.00 Volts
VDS 5.00 Volts
VD 0.50 Volts
VDB 0.70 Volts
KP 1.00
ENTER TRANSFORMER CORE/CONSTRUCTION VARIABLES
Core Type EF20
Core EF20 P/N:
Bobbin EF20_BOBBIN P/N:
AE 0.335 cm^2
LE 4.49 cm
AL 1570 nH/T^2
BW 12.2 mm
M 0.00 mm
L 2.00
NS 8
DC INPUT VOLTAGE PARAMETERS
VMIN 223 Volts
VMAX 375 Volts
CURRENT WAVEFORM SHAPE PARAMETERS
DMAX 0.26
IAVG 0.06 Amps
IP 0.47 Amps
IR 0.47 Amps
IRMS 0.14 Amps
TRANSFORMER PRIMARY DESIGN PARAMETERS
LP 1739 uHenries
NP 109
NB 18
ALG 146 nH/T^2
BM 2223 Gauss
BP 3062 Gauss
BAC 1111 Gauss
ur 1675
LG 0.26 mm
BWE 24.4 mm
OD 0.22 mm
INS 0.04 mm
DIA 0.18 mm
AWG 34 AWG
CM 40 Cmils
CMA 296 Cmils/Amp
TRANSFORMER SECONDARY DESIGN PARAMETERS (SINGLE OUTPUT EQUIVALENT)
Lumped parameters
ISP 6.37 Amps
ISRMS 3.17 Amps
IO 2.00 Amps
IRIPPLE 2.46 Amps
CMS 634 Cmils
AWGS 22 AWG
DIAS 0.65 mm
ODS 1.53 mm
INSS 0.44 mm
VOLTAGE STRESS PARAMETERS
VDRAIN 552 Volts
PIVS 32 Volts
PIVB 75 Vol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I Expert好像限制PI的TOPSWITCH,开关频率也是限制死的,所以只能作为参考,并不通用。
不过关于各部分参数的解析还是有助于初学者理解该注意哪些环节的,是个不错的软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本上只有66KHZ和132KHZ两种频率,早期100KHZ的那个软件灭绝了。
|
|
|
|
| | | | | | | | | | | | | 您好 我还是一个初学者 我软件不会用 还是用手工计算的方式开始吧 后来有一个网友他给我用DCM模式算了,Lprim是降下来了 不知道前辈您用过AP法选择磁芯吗? 如果用AP法来选择磁芯的话,Lprim降下来后 AP的值也降了 原来是0.15可现在是0.09更叫我不知道怎么选择磁芯了
AC_min=185V
AC_max=265V
Vout=5V
Iout=2A
效率η=0.75
开关频率Fsw=65000Hz
Pout=Iout×Vout=5×2=10W
Pin= Pout/η=13.33W
Vbulk_min= AC_min×√2=262V
Vbulk_max= AC_max×√2=375V
Vclamp=0.85×Vdssmax- Vbulk_max=510V-375V=135V
VOR=Vclamp/1.4=135V/1.4=96V
Vleak=Vclamp-VOR=135V-96V=39V
DCmax=VOR/(VOR+ Vbulk_min)=0.27
Ipeak=2Pin/(Vbulk_min×DCmax)=(2×13.33)/(262×0.27)=0.38A(DCM模式)
Lprim=2Pin/(Ipeak×Ipeak×Fsw)=(2×13.33) /(0.38×0.38×Fsw)=0.0028=2.84mH (DCM模式)
AP=( (Lprim×Ipeak×Ipeak×10的4次方)/(Bmax×Kj×Ko) )的1.143次方 (单位为cm4)
=((0.0028×0.378×0.378×10000) /(0.2×450×0.35) )的1.143次方= 0.09 Kj通常取400~450 Ko通常取0.35
|
|
|
| | | | | | | | | | | | | | | 我不是前辈,AP法选择磁芯一般是针对中大功率的产品有效,用来开发几十瓦的产品没有太大意义。
我一般是用磁芯质量(重量)和经验来选择磁芯,跟别人不一样。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继续看书吧 这个AP值为0.09确实很难查到对应的磁芯 |
|
|
| | | | | | | | | | | | | | | AP法根据不同的拓扑选择的不同磁化方向,有所不同,
flyback的AP法比较复杂,请参考赵修科老师的这本书,先啃啃看,刚开始很晦涩很难懂,多读几遍,多查资料。
堡垒的攻克是需要坚持不懈的牺牲。
磁基礎-趙修科.pdf |
|
|
|
| | | | | 建议及问题: 1. 表达式中变量下标Vin-min建议标示成Vin_min防止与“-”号混淆;
2. 有三个绕组,只看到一个匝比,缺少初级与辅助绕组匝比;
3. 变压器计算完毕之后,因为有匝比尾数取舍,线径计算完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取舍,所以需要二次迭代验证反推是否在设计预期之内。
4. 太多经验公式,看的我头晕晕的,其实我也没有系统的看过几本书。
5. 你这个AP法看的人好纠结,完全不知其物理意义(经验公式的弊端)还不如根据应用功率和开关频率去查手册来得可靠,快捷。
在没有学习磁性元件特性之前对于磁芯的设计毫无意义,根据电气特性只能算到匝比,最多算到线径粗细。如果你想真正设计磁芯,选择合适的core那就先去了解了解磁芯吧。
反激变压器计算11.docx
对于初学者来说,你的计算过程已经很不错了,very good,变压器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磁性元件设计来说我也是一直在路上的小菜鸟。
|
|
|
| | | | | | | 你好 前辈 感谢您的提醒 以后会多加注意还有会多看些书的 谢谢了!! |
|
|
| | | | | | | 你好 我这里有本磁学设计的书 刚在论坛上找到的 也奉献出来给您吧 谢谢您的建议 我正在恶补这方面的知识了 《 变压器与电感器设计手册-第三版(中文)》 您把QQ给我 我发到您的邮箱去!! |
|
|
| | | | | | | | | 我也只是接触多了些,并不能称前辈,你说的这本书我有了,谢谢你。
只是影音的质量不是太好,看不下去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