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我上传的转成了PDF文档了 ,我怕有些没有装这个软件 |
|
|
|
|
| | | | | 我发帖的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大神们来说说自己实际中是怎么设计这块的,另也希望有精通环路设计和Pspice仿真的,我有一些细节要请教。 |
|
|
|
| | | | | | | 看到了很明显的 Basso先生的风格
1、根据动态响应求出最低的穿越频率
2、TL431和光耦 的计算方法
但是我有个疑问就是,功率级的相移量,好像你没有计算出来啊。是不是还有东西没发出来呢? |
|
|
|
| | | | | | | | | | | 做梦都想有个环路分析仪,网上查了要30W,小公司老板不会买。我看过很多量产,过了各种认证的板子,431反馈的电容都用的100nF甚至1uF,结合上拉电容一算,零点频率只有100Hz不到,这样我测了也很稳定,是什么原因,书上说的要在120Hz对于输入频率60Hz来说,要满足此处的增益,怎么解释?
看了开关电源设计(第三版)环路补偿类型2极点放在ESR零点之前,零点点基本随意放置,满足相位即可,不过书上举得都是电压模式的例子,basso介绍的电压模式的也是,难道是电压模式的穿越频率要定在esr零点之后,电流模式的定在esr零点之前?我看了仙童官网的反激设计电流模式也是定在了esr零点之前。
在没有环路分析仪的情况下,通过那些手段来判断电源环路是否可靠?
|
|
|
|
| | | | | | | | | | | | | 难道是电压模式的穿越频率要定在esr零点之后,电流模式的定在esr零点之前?我看了仙童官网的反激设计电流模式也是定在了esr零点之前。
/************************************************
电压模式的穿越频率,也没有说要在ESR零点之后啊,通常ESR的零点都不低。
电压模型的穿越频率选择:
1、不是要避开LC滤波器的双极点产生的相移吗,BASSO的书上建议是 至少是3倍的输出LC的谐振频率,如果LC滤波器的转折频率是在500HZ,BASSO建议你,至少选择 1.5K的穿越频率。
2、另外,你上面也讲到了,穿越频率和动态响应的dV的关系。
3、同时,穿越频率能低则低,较低的穿越频率能满足环路响应,就不必选择较大的穿越频率。 |
|
|
| | | | | | | | | | | | | | | 对于反激LC滤波器是接在第一个大电解后面的,这个L和C一般都相对前面的电解要小,目的是为了让谐振频率高,穿越频率至少要低于1/3这个LC滤波器的转折频率,你说的怎么正好相反?
我的疑问是,要减小误差,就是保证误差放大器在低频如120Hz时候的增益,那么穿越频率定在小于100Hz的地方没问题么?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说的 不是反激的 这个 第一个大电解后面的。
电压模式中的LC滤波器,是值 BUCK 这种有LC直接滤波的。其余的拓扑 也可以通过占空比 等效出 “ L ” 。建议再看看 PSPICE仿真和实用设计、精通开关电源设计 反馈那一章。 |
|
|
| | | | | | | | | | | | | 零点的频率越低,不是低频增益越大的意思吗?
对于120HZ的低频扰动,TL431的反馈环路部分,随便用个100NF的电容,在这个点的增益也是非常的大的。 |
|
|
| | | | | | | | | | | | | 在没有环路分析仪的情况下,通过那些手段来判断电源环路是否可靠?
环路的稳定性,是电源的一项稳态指标,同时它也能间接的反映出变换器的动态特性,稳态时,在缺乏环路分析仪的情况下,是判断不出来相位余量、带宽等信息的,这时候可通过输出动态负载时,对应的过冲(或者下冲)的形状(与phase margin相关)和大小(与带宽相关)来大致判断环路的带宽和相位余量。
对广泛应用的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的线路而言:
1.先估计相位余量,与RLC线路在阶跃输入下的响应波形类似,过阻尼波形phase margin>50°,欠阻尼波形phase margin<50° ;
2.再估计带宽:fcrossover≈ΔIout/[2*π*ΔVout*Cout]。
对应用不太广泛的电压模式控制变换器,带宽和相位余量判断起来就麻烦一些了....(不展开)
全面的衡量一个电源的环路是否稳定可靠,光看一个点是不够的,需要测试:
[高压输入 额定输入 低压输入] × [低温 常温 高温]
× [空载 半载 满载] × [带容性负载 不带容性负载]
× [光耦CTR折一半 正常CTR 光耦CTR乘2倍 ] = 3×3×3×2×3=162组测试
这些条件下进行矩阵组合测试,每一组数据的动态负载波形均不出问题,才能大致说明环路是可靠的。 |
|
|
| | | | | | | | | | | | | | | 谢谢!我记下了,这个阶跃负载我之前在论坛里貌似见过CMG大师说过,但是我找了好久没找到
这个阶跃是设置多少A/us的上升和下降速率,阶跃的频率是多少?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同的应用领域,略有不同,一般而言:
民用及工业应用中,0.1A/us,间隔2ms、10ms或100ms等,具体要看客户的要求,如果客户没有明确要求,参考公司内部的测试规范。我个人的经验,0.1A/us和1A/us产生的输出过冲,差别不是十分大,还是参考楼上的带宽估算方法;
通信、军事、航空航天应用中,对电流变化率的要求比较苛刻一些,0.1A/us、1A/us、5A/us、10A/us...等要求都有,间隔时间1ms、2ms等,这时候就必须借助环路分析仪了。 |
|
|
| | | | | | | | | | | | | | | 为什么50°PM是个分野?电流和电压模式的分别在哪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现在有两部机子,不知什么topology和control method,但它们的Loop Gain Bode Plot一模一样,Fcross相同,PM相同 等等...,
这样的话,它们的阻尼波形会不会一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功率相同,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电流相同,开关频率相同,测试条件相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个过冲的波形是直流耦合模式还是交流耦合模式,在什么阶跃的条件下测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问题的潜台词是,不要管是不是相同的Topology和ControlMode,它们的阻尼波形会一样否?
另你前后给的例子,是什么Topology的?Buck typ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不乘以1/(1+)T,计算的ΔVo反而更接近仿真的值。
VMC的LLC,Multiple crossover,Step load response 的波形很有趣,貌似一个高频振荡(频率=12KHz?)叠加在一个Exponential 上。
可否仿一下两个LLC的闭环Z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place----probe-----inline current probe
2.place---analog function------pop trigg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关版本,仿真引擎没选对:
File--->select simulator---->simpli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的,有劳了。LLC Zocl 的相图如来是这样的。
VMC Zocl :幅值在4.8KHz处有peaking,相位也在4.8KHz附近陡变,Q值大概=2 (从幅值图中估算),
CMC Zocl :幅值在3KHz处最大,可相位不在3KHz,却在4.8KH附近陡变,Q值大概 0.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上说的要在120Hz对于输入频率60Hz来说,要满足此处的增益,怎么解释?
这个三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有机会可以看一看《fundamentals of powerelectronics》,第9、10章,关于音频隔离度的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好的!正好有这个的PDF文档的,另外问个题外话,basso先生的《开关电源spice仿真与实用技术》为什么买不到,这么好的书为什么不卖?
我在图书馆借了本,还要定期还,还不能在上面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电子版的,不知需要吗?你要中文版本的还是英文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的可能是AP 100吧?
差不多就这个价钱了,准确度应该不用怀疑,AP instrument出品,必属精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性价比不是特别高,要买就买AP Model 300,稍贵一点,但功能强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P Model 300 淘宝上搜不到,一搜全是路由器之类的。
OMICRON Bode 100 倒是搜到了 淘宝上要15W大洋,我看暂时还是捞不着摸这种高大上的东西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性价比不是特别高,要买就买AP Model 300,稍贵一点,但功能强悍 |
|
|
| | | | | | | | | | | | | | | | | 现在的公司基本都有环路分析仪吧,如果连这个都没有,那如何保证模块的稳定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公司,主要是作加工的,老板想自己做。我也是新手刚开始学,暂时还看不到光明啊,周围也没个懂的人带。自己闷头学。。苦逼。。以前研究了好几年单片机。。这个公司做电源暂时完全用不上都快忘的差不多了。 |
|
|
| | | | | 你好,我用的是ORCAD10.5版本的,您电路中的PWMCM哪里有啊? |
|
|
| | | | | | | 我用的是16.6版本的,《开关电源Spice仿真与实用设计》作者Basso光盘资料里面的 |
|
|
| | | | | | | | | 楼主,加个qq吧,一起学习仿真 86214714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