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有个关于LLC问题想请教下
个人所以看到的LLC电源都是降压型(PFC输出电压高于LLC输出电压),如果做升压型会有什么问题?套用过CMG大师的文档及ST的应用资料公式,复数出现了(见下图)。请指点下升压型的问题,谢谢。
(如,Vdcin=50V,Vllcout=750V,Voutmax=800V)
|
|
|
|
| | | | | | | | | | | LLC升压和降压没什么区别吧。区别可能就是功率不大的话,副边不用同步整流~~貌似对效率没什么大的影响,毕竟二极管电流小~~
|
|
|
| | | | | | | | | 其实也有LLC级输出比PFC级高的。只要副边采用倍压整流就OK了,没必要在LLC级做文章。考虑到应力,器件不好选型
|
|
|
| | | | | | | | | 我们都用L6599做7000V电子镇流器150W,点灯电压7000V,正常工作后电压5000V |
|
|
|
|
|
|
|
| | | | | | | 我也不想这样,但这段时间确实忙,昨天从用户那里到家已经凌晨2点。没办法。 |
|
|
|
|
| | | | | 我觉得cmg大哥对电源的见解比很多专家还要厉害!我很敬仰他! |
|
|
|
|
|
| | | | | | | 大师能否把环路控制用控制理论写一下。反馈起始到变压器输出的增益是怎么算的。以前您是用3842作的例子。能否把这个再当个例子说说啊!拜谢大师了!! |
|
|
| | | | | | | | | 还有滤波电路部分的转折频率也搞不懂.ESR引起的转折频率是Fesr=1/(2PICoResr)还是Fesr=Resr / (2PILo ) ?拜请大师了,作揖.....
既然是Resr引起的转折频率应该与Co无关了应该是LR电路了而不是LC电路了,应该是后者才对啊.有些资料是前后矛盾.晕厥...
这是我下载的资料.帮我看看吧!! |
|
|
| | | | | | | | | | | 有些东西需要慢慢去理解,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其实环路对于大部分工程师来说并不需要太关心。特别是初学者完全不要去管它,关心的多了对电源的信心就没有了。就向LLC的控制环路,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很完美的理论来解释,但这并不防碍它的应用。
当你有了多年的电源经验,需要在深一步理解时再考虑这些东西,需要再去读一下自动控制原理,线性代数等课程。 |
|
|
| | | | | | | | | | | | | 多年的电源经验 是几年?5年算是多年吗?我现在想研究环路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Resr引起的转折频率是用1/2piCoResr对咯?不明白我可以先这样记住.多谢大师! |
|
|
| | | | | | | | | | | | | 各位好!LLC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LLC,如果知道这个真谛和原理就很容易知道LLC是个什么东东了,特别是做电子镇流器的,也特别是做分立器件拓扑半桥的电子镇流器/节能灯的工程师,专家,就完全能够明白LLC的工作原理,也能够很好的做好LLC拓扑线路架构的产品! |
|
|
|
| | | | | | | | | | | | | 这种资料在世纪电源网就有啊,您自己找找吧.别浪费了资源啊!^-^ |
|
|
|
|
|
|
| | | | | 期待继续......
这段时间我也是惨了,周六、甚至周日都加班了,经济形势惨淡,可是活还是相当多。 |
|
|
|
| | | | | CMG大师,以及各位高手:这个电路是已经在应用的谐振电路,可我也搞不懂具体的原理。现在贴在这里,希望能抛砖引玉。。。
|
|
|
| | | | | | | 您好,电源技术!
我想如果您把您的问题发起一个新的的帖子,这样会好一些。不知道您有意见吗? |
|
|
|
|
|
|
| | | | | | | 这个电路叫做并联谐振半桥,与通常所用的串联谐振半桥区别,但原理相同。 |
|
|
| | | | | | | 去看电子镇流器原理与制作 这本书,里面有详细的讲解电子镇流器原理!特别是半桥知识! |
|
|
|
|
|
| | | | | | | 哈哈...
这主意不错!
不知道大师意下如何?如果同意了请通知兄弟我! |
|
|
|
|
|
|
|
|
| | | | | 要设计当然是先要确定输入输出的参数。输入电压的变化范围、输出电压、电流、输出的过载功率、谐振频率、空载时允许的最大频率等。
然后先面临一个参数,K值的确定,关于K值不同IC厂家定义上稍有区别,有的定义为励磁电感 / 漏感,有的定义为初级电感 / 漏感。前者比较普遍,虽然后者更方便。
为了大多数,假设用前者,此时K约=(初级电感-漏感)/ 漏感。
K的具体取值有很多方面的考虑,取的太大,好处是环流小效率高,不好处时频率变化范围宽,还有个不好处就是可能空载时不能稳压,如果IC没有BURST MODE功能,要加较大假负载,效率高的特点就没有了。取的小,频率变化范围小,但由于励磁电感小环流大,效率受影响。所以一般厂家给出一个3-6的范围。 |
|
|
| | | | | | | 所以实际设计时,如果IC有BURST MODE 功能,考虑到频率变换范围,取3:1的比较多。如漏感为150uH,取3:1,则励磁电感为450uH,测量时初级电感为150+450=600uH。测量漏感时,要短路次级的一个绕组,当然如果次级有几路输出,则短路各路输出的各一个绕组,注意并不是短路所有次级绕组测量,虽然结果差别并不大。因为实际工作时每半个谐振周期,只有一半次级绕组的漏感参与谐振。
如果IC没有BURST MODE,或者不想让电源空载时进入BURST MODE(纹波有点大),则K值的选取要遵循下列公式:
其中a是变压器的理想变比,Mmin是输入最高电压时要求的增益,Xmax是设定的最大工作频率和谐振频率的变比。对于给定要求的设计,只有Xmax
是变量,越大则K也越大,越小则K也越小。
上面的原则是针对输出电压不是太高的情况,当输出电压很高或变压器分布电容很大时,由于可能产生附加并联谐振,想在输入电压最高时空载工作在固定
频率就优点难了,好在现在的IC基本上都有BURST MODE功能。 |
|
|
|
|
| | | | | | | | | "上面的原则是针对输出电压不是太高的情况,当输出电压很高或变压器分布电容很大时,由于可能产生附加并联谐振"
请问楼主所说的附加并联谐振具体应如何理解,由于分布电容的影响,是不是已经不能再称之为LLC了.是否之前所有的LLC经典计算方法已经不能用了?
如果用LLC结构做一个输出电压在600V左右的电源,楼主所说的分布电容造成的附加谐振是否足以改变电路的工作状态,请楼主指点迷津. |
|
|
|
|
| | | | | | | | | 对于LLC设计,网上有好多资料可以下载,但是要真正做好LLC,我认为应该认真去分析寄生参数,如变压器原边等效寄生电容,副边等效漏感,副边整流管反向恢复对LLC工作的影响,尤其是在DC-DC高频集成电源这块,这些寄生参数对LLC工作影响甚大。 |
|
|
| | | | | | | | | 看了cmg大师几句话,我才知道翻遍所有电脑资料都找不到我纠结的问题。所以老师不在学历高,会教人(教课)就是好老师。谢谢cmg,
|
|
|
| | | | | | | | | 取3:1的比较多。如漏感为150uH,取3:1,则励磁电感为450uH,测量时初级电感为150+450=600uH。测量漏感时,要短路次级的一个绕组,当然如果次级有几路输出,则短路各路输出的各一个绕组,注意并不是短路所有次级绕组测量,虽然结果差别并不大。因为实际工作时每半个谐振周期,只有一半次级绕组的漏感参与谐振。,
就上面这几句话,比读装逼的教授一本书的收获还大。会教与不会教真的天差地别。
|
|
|
|
| | | | | | | 励磁电感 / 漏感,是集成式的表达方式。即原边变压器原边励磁电感,漏感的作用是谐振电感 |
|
|
|
|
| | | | | | | 如需台资大厂LLC参考样机,可以联系我,13560791525皮先生; |
|
|
|
| | | | | | | | | | | 实物应该最直接吧,由它与理论结合才是最好的验证,理论资料有上传到网上, |
|
|
|
|
| | | | | 顶一个,现在俺的公司做的开关电源全部是LLC拓扑的,俺也想学习一下 |
|
|
|
| | | | | 好题目,LLC的理论懂一点但就没机会调一次,可惜了。其实对一个工程师来讲,无非就是把各个参数设计到perfect,期待当中------ |
|
|
|
| | | | | | | | | LLC真正设计得好的技术要点从来没有人公开过,爱默生有相关专利,值得一看 |
|
|
| | | | | | | | | | | 是和大家讨论,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并不是说有专利的才有发言权。否则就不叫讨论了。
其实你刚刚把上面的内容修改了,我记得你说的是真正的LLC高手漂过,所以希望你也多多发言,给大家一些帮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问大师,有没有用LLC做高压的?
是不是LLC做高压输出不合适?
一般LLC与前级pfc组合使用,是不是LLC不适合做宽输入电压呢?? |
|
|
|
|
|
|
| | | | | 菜鸟问题:LLC转换器中的变压器转换比n和电感量Lm确定后,如何确定绕线匝数?绕线过程中,各个绕组需要特殊处理(绕制次序等)吗? |
|
|
|
|
|
|
|
|
| | | | | 非常感谢大师的文章,,,对我门这些初学者很有帮助,,,
请问CMG能否解释下LLC在启动过程中和长期短路时如何实现ZVS? |
|
|
| | | | | | | 这是拓扑决定的,在启动时一般是软启动,即启动频率远高于谐振频率,整个网络成感性,即电压超前于电流,对MOS来说自然就是ZVS,但开始的几个脉冲可能不是。短路就保护了,什么S都没有了。 |
|
|
| | | | | | | | | 请问这样启动,谐振电容上的电压不会冲得很高吗?可否PWM启动?
|
|
|
| | | | | | | | | | | 可以,用模拟电路可以做,用软件也可以做,不过软件电路简单
|
|
|
| | | | | | | 开机的前几个波必定是硬开关,无法控制的,短路的时候要看你是怎么做的了,有的是直接关机了,有的是开一会关一会。 |
|
|
| | | | | | | | | 感觉这种说法不靠谱,从LLC结构来说,短路就是打嗝,跨越打嗝,每次跨越过程都存软启。启动时无论是上臂开通在前或下臂开通再前,都有可能,在芯片内部上臂开通在前(浮桥泵为例),驱动没有泵电压能量MOS不会开通,只有下臂MOS开通1次,上臂浮桥泵电容才充电,上臂才开始周期循环工作。由于上臂没有开通,下臂DSV为0电流,回路腔没有能量存在,简单的说就是下臂的第1次开通只是给上臂泵电压提供充电条件,下周期时上臂MOS才能真正导通,能量交换才真正开始。因此启动或短路,电路都会工作在软开关状态。
|
|
|
|
|
|
|
|
|
|
| | | | | | | 是呀,怎么没有了呢,刚看出点门道,各位大师,继续呀! |
|
|
|
| | | | | | | 在LED路灯电源驱动方面,用PFC+LLC+同步整流方案是最合适的,主要是它的功率在80-300W之间,效率在94%以上。由于整机效率超过94%,从而保证其在LED路灯应用上的发热最低,进一步保证了它的可靠性。
很多电源工程师做过这种模式的方案,但其效率在90%左右。原因主要是没有吃透LLC的工作原理,这个LLC电路与常用的反,正激式,半桥式的控制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为调频式,后者是脉宽式(PWM)。
要想搞懂LLC,还得花点时间。懂了后,那就如鱼得水。 |
|
|
|
| | | | | | | | | 90%与94%的效率差异,表现在LLC那里不理解呢??请教一下。。 |
|
|
|
| | | | | | | | | | | | | 众里寻她千百度啊,请大虾分享一下,如何找到她——最佳点。。
我做到了93%,但是还不知道哪里是最佳点。。 |
|
|
|
| | | | | | | | | | | | | | | 我也是的 我从120W 做到500W 还是通信电源 我也不懂LLC原理 我要咋整啊 大哥
|
|
|
|
|
|
| | | | | | | 顶一个。请问CMG大师,谐振电容的电压应力如何估算?你有个文档上有,N*V0+Iocp/(2*3.14*fr*C),但我没明白为什么是这样? |
|
|
|
|
| | | | | 谐振电容的选取是个问题。高频,高压,大电流,有点难~~~ |
|
|
|
|
|
|
|
|
| | | | | 大师,能不能讲解下LLC的传递函数、环路分析和设计。431那的电阻电容设计等等 |
|
|
| | | | | | | 好可惜,这个帖子就怎么样夭折了,CMG大师,速来接帖,
|
|
|
|
|
| | | | | | | | | 感谢admin置顶啊!大师们来讲课........小盆友们已经搬好板凳坐好
|
|
|
| | | | | | | | | | | cmg大神,请教一下谐振电感线和磁芯发热有解决办法吗?半小时3kw满载自然冷,线和磁芯至少110度以上了。
pq4040的磁芯,开关频率140k,四股0.1*180的利兹线,电感峰值电流35A。
12圈,电感量11uh,分段气隙。
|
|
|
| | | | | | | | | | | | | 可以尝试加大气息试试;若母线电压可调的话,可以把母线电压降低50V试试;另 您没有说明老化时的输入输出电压,不太好评估您的变压器电感设计是否合理 |
|
|
|
|
|
| | | | | 进入误区,误导别人,网上能找的大多都是有问题的电路和贴子。
有几人能明白什么是“开关”电源?? 设计电源要从那个地方开始??
每年都有新的花样新的书语,其实几十年前都有的技术。
|
|
|
|
| | | | | | | 我都看不出来楼主要说什么?讨论什么?回复都是挂不到边的话题。
|
|
|
|
|
| | | | | 请问,电流环怎么设计呢,特别是LLC的电流环路补偿怎么设计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