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FP6600这款比CHY100好很多,PIN对PIN CHY100,也是一件过高通认证的,而且能支持IPAD 充电5V2.4A,5V2A
|
|
|
| | | | | | | | | | | FB6600想超越PI公司的东西,最近我们在用这颗芯片,供电限流电阻和电容的滤波影响识别,电容大了,可以能是三星平板可以识别,但是小米手机识别不了,电容小了,识别小米手机,但是三星的平板识别不了,找原厂的FAE都没办法解决,我操垃圾!之前我们调的时候,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关机的情况下,不识别。当时我都想仍了这个芯片 !
如果那位不信就去试试吧!
|
|
|
| | | | | | | | | | | | | 一看就知道,只是简单知道QC2.0的人。说都说得不对,而且FP6600 的供电限流电阻 2.2K ,电容1uf 这些都是固定的,你为什么要去改呢? 怎么不按规格书来呢? 还是以为自己很懂了,可以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呢。这个是个人自身的问题导致的。把你线路,解决给你看看
本帖最后由 technology 于 2015-9-10 15:53 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去试一下,俺们找了原厂调试过了,他也没有办法,也许你技术更高这个也说不一定,在关机的状态下如果都识别识别所有的平板和识别有快充的手机拿最好不过,位是用三星的平板和小米4手机去测试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哎,楼上的,你开个帖子去说吧 ......
扯这个没用,应该把你们的QC2.0的证书拿来看看,截个图来,有证书才相信,否则,说的再好也是空话。 本帖最后由 程英明 于 2015-9-11 16:28 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你就拿小米4试试 我们就用FP6600这个识别芯片,我们试了N多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已经试过了,三星也试了。没问题。 倒是为什么就只有你有这种情况,其他人没有,这个比较那个。
说了吧您的线路图上来看看下,这个应该没问题吧
本帖最后由 technology 于 2015-9-12 09:44 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是 高通QC2.0 协议。
找个支持这个协议的IC来看看,就知道怎么调了。 |
|
|
| | | | | 我估计温度这块不可控制,不知道有没有加小散热片。EFD20温度也不低吧,还有个问题要请教程工,切换FB改变输出电压对PWM芯片有没有特殊要求,还是PWM芯片都可以做QC2。0? |
|
|
| | | | | | | IW的快充是原边通过反馈调节电压的,所以对原边的PWM IC有要求,只能用IW的配套。
PI的快充是通过开关导通电阻阻值来调节稳压基准的,所以对原边的PWM没有要求。
至于你说的温升问题,在我这里都不是问题,我们用的器件不是一般的好! |
|
|
|
|
| | | | | | | | | 如果C9的电压低于稳压管的稳压值,三极管还会导通吗?
|
|
|
| | | | | | | | | | | 为什么要设计低于稳压管的电压呢?看你自己的定义了。 |
|
|
| | | | | | | | | | | | | 变压器供电只有一个绕组的时候,如果输出5V时,VCC电压设计就达到稳压管的稳压值,那么输出12V的时候,损耗不是就比较大了?而且,实际测试即使有稳压管稳压电路,但是VCC电压还是会随着输出负载的加重,一直往上飘;超过稳压值很多
|
|
|
|
|
| | | | | | | 图小了点,看不太清,锂电池充电是用保护电路的,你要注意一下哦 |
|
|
| | | | | | | | | 人家是对手机、平板充电,又不是对锂电芯充电,跟保护板有什么关系? |
|
|
| | | | | | | | | 图片很大了,只是网页的问题,你可以点击图片看看全图。 |
|
|
|
|
|
| | | | | | | | | 程工你好,请问帖子中所使用的小变压器怎么来的啊,自己制作的,还是哪里买到的,自己想动手实践做个电源,但一直找不到变压器来源啊,希望解惑~
|
|
|
|
| | | | | 这个淘宝上都有卖了啊。
小米的,就几十块钱。
支持 5V,9V,12V 输出。 |
|
|
|
|
| | | | | | | | | | | LU 兄,我的是 手机QC2.0快充 + 15V 的平板快充 兼容性更强,明白了吧。 |
|
|
| | | | | | | | | | | | | 哪个牌子的平板是15V的哈,话说我没有用过国产的平板啊,苹果的平板都是5V2A的,跟手机的可以兼容。 |
|
|
| | | | | | | | | | | | | | | 不只是苹果才有平板吧?
华硕、联想、谷歌、三星、华为、小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请教一下 目前有哪个平板可以支持快充了的呢??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板是自己的协议充电,如5V2A可以,15V1.2A也可以,或者12V1.5A也可以,不同的规格型号而已。
目前华硕、联想、谷歌的平板都有这种方式充电的。
|
|
|
|
|
| | | | | | | | | | | | | | | Lu兄,请仔细看原理图,15V是单独控制的,与QC2.0完全不兼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SB 3.0 兼容了2.0,原理设计其中7脚多了一个控制,也就是15V用的。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如楼主自己说的,VCC如何处理的?就仅仅是加一个线性降压吗? |
|
|
| | | | | | | 是我的疏忽,我以为原理图可以说明。
如果只是线性稳压供电的话,我想有可能损耗太大了,会扛不住,5V输出的VCC要达到12V+,那么15V输出的VCC要达到36V+,带载的时候肯定达到40V+,如果40-12=28V压降,三极管肯定扛不住,也不合理。
IC 的VCC供电分别有两级,一级为线性稳压,另外一级为VCC2 直接供电,其中VCC2的电压高于线性稳压,就是VCC2在供电......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不好意思,没细看原理图,其实从图纸上应该能看出来你这个意思。 |
|
|
| | | | | | | | | | | 程工的供电方式比较特别,能不能详细的讲解一下原理。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程工已经说了,其实就是二选一,当线性降压输出高于中心抽头输出,线性降压,反之中心抽头供电,线性降压空载。 |
|
|
|
| | | | | | | | | | | 呵呵,快充就是给力哦。
今天用S6实验,10分钟充20%电量,半小时充60%,真的不错,不过手机有点热,电源温温的,整体效果非常不错,S6充电输入功率17.4-17.7W,这么大输入功率,手机不热也不行呀,看来现在流行的快充手机,还得改良......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充电1分钟,通话2小时的广告,也不知道有没有人验证过,如果真的这样,那么的多大的充电功率?另外有个问题,手机是否允许快充是不是设计之初就设计好了的?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 | 湖南台天天播啊,我一直纳闷,这个充电的多猛。。。。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它的电池总容量,是可以通话20小时以上的话,
那充1分钟,通话2小时,也是有可能的。
也就是电池容量较大,充电功率也较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说30分钟充75%电量的话,那也不算什么快了。
只是比较快而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恩,现在市场的普通快充也就15W的标准,OPPO的都4A了,20W,会快一点点,但是就要用动力电池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充太快,估计也没人敢用啊,普通充电都时有爆炸的新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数据是对的我实测过,特地买了个OPPOR7 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协议我用电脑和其他充电器充不进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PPO是闪充完全与QC2.0不是一个概念的,怎么能兼容呢,你自己搞错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不虚传,最大4A的电流充电,在不同电压时,充电电流不一样,75%电量后降电流,这样在前面半个小时的大电流充电,
对于电源来说,刚刚好热身,然后降电流也意味着温度下降,所以这是个优势,
不像普通的充电,前期是恒流充,时间长了,肯定发热厉害,人家叫闪充,就是这个意思吧。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 | | | 2小时的通话不知道消耗的的功率是多少,要是1分钟补充这么多功率,我觉得4A的充电电流也不够吧。 |
|
|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 | | | | | ,天天让这个广告轰炸,竟然没记住是几分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好意思,我没有看广告,也许广告是吹的,就像康师傅牛肉面...... |
|
|
|
| | | | | | | | | 图片有点小,看不到具体的标号
好像一路是直接二极管整流,一种是三极管线性稳压
然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CP 补偿,上面波形有Vcs 电压,高低压540-560mV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毛这电阻和VCC脚挂钩,不是应该接300V吗?
难道VCC绕组靠近初级侧,而不是放最外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看资料介绍,这里说明了通过VCC分压补偿,有两个电阻,对吧。
但是,你别忘了,我的电源设计为5V/9V/12V/15V,VCC分为两级,所以,在线性稳压供电所对应的输出电压的时候,这个电阻为OCP补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程工你好有问题请教:
一、R9的取值你是怎么计算的,
二、当VCC以VCC2供电时,R9对OCP补偿起没起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VCC2供电 通过VCC2的两个分压电阻对OCP进行补偿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电阻要想做到OCP补偿,接在VCC是补偿不了的,应该接在VCC绕组上面,才可以,,不然你这么接,起步到补偿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也非也,两路VCC采样,接法也不一样的,你没有仔细看图和计算,按照你说的,输出电压到15V的时候,早就挂掉了(OVP).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的,通过握手协议,普通的5V2A充电,电池3300mAh容量的手机,一般要2个小时以上充满(前期0-80%左右为全速充电,80-100%电流会变小)
而快充通过握手协议后(手机与充电器握手协议),由原来的5V2A升到9V1.67A/12V1.25A来充电,
功率提高了5W,在0-80%全速充电就快了(3300×80%×3.7÷15W×60=39分钟),所以快充30分钟能充75%差不多。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 | | | 对手机这块不懂,也就是说,对电池的充电电流时通过手机内部的充电电路来确定的?充电器只是提供足够打的功率就可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的。任何手机和平板电脑,或手提电脑的充电也由内部芯片提供的控制方案 |
|
|
|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0999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7
积分:110999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的,目前的手机充电器,只是一个恒压电源。
具体控制充电的,还是手机内部的电路。
而电源又有较多的型号,所以要定出标准,这样好让手机能识别电源可以提供多大功率。
比如,苹果手机之前就是靠USB的两个数据线上接不同的分压电阻,得到不同的电压,来判断电源功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笔记本电脑与适配器也是有协议的,有的通过分压电阻就能开启供电,有的通过芯片协议才能供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哥,有的手机里面可高达15V的输入电压,因为里面还有DC-DC管理,通过协议可改变充电的电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原来的5V2A升到9V1.67A/12V1.25A来充电" 你这个表述是手机外部的电流吧?内部的电流你是否有检测过?当外部电压升高到9V的时候,给电池充电的电流是多少?外部是5V的时候充电电流又是多少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分析我倒是不认可,,3300MAH的电池两个小时充满,充电电流应该是1.65A,如果你要是快充39分钟冲满80%,那你的充电电流应该是在4A,要想快充,充电器的功率必须大于17W,如果你只调整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到9V,,而9V的充电器有限流1,7A,也不可能实现快充。。
而电池要是实现快充,必须要把自身的电池内部的控制板上面起保护的MOS,做调整,使其能达到4A的充电电流,才能实现快充,,这样一来,那么很多的电池如果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充电电流,电池MOS要是坏掉了,那么你就要换个新电池了,,这么做对电池的风险加大了很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00MAH的电池两个小时充满,充电电流应该是1.65A”
非也,你以为整个充电过程全部都是恒流呀,你自己拿手机充电试试,看看不同时间的输入功率和电流。
|
|
|
|
| | | | | 程总你好:
看了你的帖子,收获非常多,感谢。
有个问题请教
你关于VCC供电的特殊处理,很好的解决了输出电压在5V跳变到15V时的问题。
请教:如果是QR控制器,需要ZC检测,这部分该如何设计?
请赐教,谢过。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应该是 Q5 MOS管吧,作用是起开关的作用,当有信号过来就导通,输出15V |
|
|
|
|
|
|
| | | | | | | | | 我们公司早就搞了这样的产品了,都批量出货几百KK了。 |
|
|
| | | | | | | | | | | 据我了解,市场上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产品,你说的是手机快充吧?
|
|
|
| | | | | | | | | | | 请仔细看看,再确定哦,我的这个是手机快充加平板15V充电哦,你说的几百KK真的一样?我才不信。
|
|
|
| | | | | | | | | | | 搞了半天,原来你只是在推你们的方案: FP6600 QC2.0+苹果2.4A ,推方案可以,说话不要太强势了,好像你们的方案全球第一一样,虚心点大家都能接受。
|
|
|
|
|
| | | | | 不错,真是牛人啊,想请教一个问题,程工肖特基用的什么规格呢?当输出电压高于5V时候肖特基两端电压会升高吗?还是按照5V2A耐压40V去使用?
|
|
|
| | | | | | | 以变压器匝比和输出最高电压来衡量输出肖特基的耐压,我这里用的原理图上有参数MBR20100
|
|
|
| | | | | 果然要兼容15V1.2A。不是那么容易的。。。程工的东西,难度很大。。。
本帖最后由 dxsmail 于 2015-9-6 14:45 编辑
|
|
|
| | | | | | | 我还设计了一款超越 台达、光宝的40W超级本的适配器,5V2A or 20V2A 。
这款不简单呀,40W的设计,原件一大把,100多颗,功能不简单:
5V2A 过流、过热、过载、短路保护
20V2A 就更牛了, 过流保护(降至5V)、过压保护(24V过压锁死)、开机过冲保护(必须由5V升到20V,否则锁死),短路锁死。
|
|
|
|
|
| | | | | | | 温升测试呀?你说能不能过呢?都在认证公司了,等待测试结果,目前认证公司还没有告诉我有问题,QC2.0也在认证中。
|
|
|
|
| | | | | | | | | 肯定没问题,是不是要测试4种输出电压下的温度??还是只测15V的就可以??
|
|
|
| | | | | | | | | | | 90-264V ac 输入, 输出不同规格都要测试:EMI EMC 安规,必须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X5用的是MTK的 MTK握手协议是电流型的,不需要D+D-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的,不错的,又在推方案吗? 好像我的板子比你的小?
本帖最后由 程英明 于 2015-9-14 17:35 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还要做一个5V 9V 12V 20V 的快充,下一步的计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是很巧 我刚好做了一个快充拿去认证,你次级电容太大了 ,应该过不了高通认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V1000uF,没有问题吧,问了认证公司,应该OK。
这个QC2.0认证费要10000多块呀,我的个晕,太黑了,黑到家了。
国家跑出来监督,反垄断,罚他们一个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是做了个5.9.12拿去认证,调了半天环路,电容也只能用470UF的。你看看QC2.0空载12V降5V的时间要求就明白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的方案可能不好,我的时间很快,我用示波器早就抓过了,明天上个图给你看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是力生美原厂的还是代理,如果是,继续改进,如果不是,可以把他丢到九霄云外去,他们老板和他们技术研发的概念决定了产品的走向,跟她们沟通过,送过样机和IC给我测试......省略1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以在输出加一个10mA以下的假负载试试,这样12V转5V时会快很多,也许是你的SOT23的功耗太小,所以影响了下降的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言难尽还是讨论技术吧,我之前确实是这么调的,你把你的波形给我看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几天又在忙,搞了个新产品,接下来还要搞超薄100W的样机,还请兄弟上传一下你的波形看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程工,你固定温度探头的是用401 +7452胶还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4Vac 5V2A 温度数据
今天跑了一天的温升,测试下来效果不错哦。
本帖最后由 程英明 于 2015-9-24 23:50 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意思是:90VAC输入时,温度最高才比较正常。。。估计是匝比影响了温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也,电源的效率并非如此,根据实际来测定的,小功率的电源,一般都是低压效率高才算正常,根据实际损耗来评定结果的,低压输入的线损大了,开关损耗小了,进入CCM,高压DCM,MOS开关损耗大了,根据这些来平衡效率,你看我的电源温升还是很不错的。当然效率也不错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电压上升,下降时间,是带载还是空载?
如果是带载,是带每个电压阶段的满载,还是统一 都是一定负载?
如果是每个电压阶段都带满载,那9V带2A,怎么切换到12V带1.5A?
用协议IC切换每次都是9V2A直接切换到12V2A,然后12V带不起来2A,而出现保护!没法测试这个上升时间
另外这个上升、以及下降时间,标准值是怎样的?有资料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C2.0里面的标准是200mS最大,12V转5V,下降时间,无负载。
本帖最后由 程英明 于 2015-11-14 01:22 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多着呢!等台湾那边出了测试报告,就更详细了,嘿嘿,大陆既然没有几家认证公司可以测试QC2.0的标准,只能到台湾,有点垄断的形式。
|
|
|
|
|
| | | | | | | 回复106楼, 156楼温升数据出来了,效果还是不错的哦。
本帖最后由 程英明 于 2015-10-3 22:14 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不过,这颗IC驱动能力大大的强,驱动LSD07N65,Rg:300R,上升830nS,很牛了,所以,EMI要悠着点哦。
|
|
|
| | | | | | | | | | | 今天下午测试了传导和辐射,分别对比了龙腾和美格纳的管子,传导差不多,辐射有点相差,待改进变压器来平衡。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呵呵,
今天下午,出去转了一下,本来想坐坐 公交车专车 的。
结果,居然满到没位置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恩,就是,人山人海的,凑热闹呀!还不如在家休息,养足精神,晚两天会缓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给点意见呀,需要大家的指教,LSD MOS 如何把辐射做得更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的,把驱动加大,好多了,在变压器上改进一下也可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变压器参数如下 ( Lp:1500uH, Lk:15u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前市场主流的快充也就苹果、三星市场最大,所以引导着大家都往QC2.0快充或者苹果的快充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程,要不要给你推荐一款高效率低待机功耗的第3代PWM芯片?
目前市场上所有的芯片在这颗芯片面前弱爆了。
启动电流330nA(市场基本的是3uA以上),待机电流330uA(市场上通用的是550uA);
而且工作模式是混合工作模式,替换市场上目前的6PIN芯片,效率直接提高了0.6%以上;
带BI/BO功能,高低压OCP保护点一致,输出电压OVP保护点可以控制在120%以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呀,有好方案期待着,你给我规格书看看,你们的NE1106还真不错哦,老板夸过好几次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几天在测试超低结MOS,龙腾 PK 美格纳,两家的管子相当,龙腾的略胜一筹,从性能来说,龙腾的真不错,晶元比美格纳的略大,导通内阻略小一点,效率稍微高一点点。待我明天上传测试报告,
|
|
|
|
| | | | | 程工,不知你这一款效率能做到多大?变压漏感能做到多少以内?
|
|
|
| | | | | | | 5V2A 效率>81% ,至于变压器漏感在15uH以内,大批量为13.6-14.2uH之间。
|
|
|
|
| | | | | | | | | 楼主,你5V2A 的效率蛮高的,9V12V的应该更高吧,我用OB2263做的5V2A效率才79%,你用的PWM IC 是不是过六级能效的?
|
|
|
|
| | | | | | | | | | | | | 程工,这效率好高,如果用OB2263能不能达到这效率??还是说其它的材料用的好?
|
|
|
| | | | | | | | | | | | | | | OB2263 综合效率也不错,只是这个空载功耗小一点而已,效率方面差不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程工,你这款变压器的磁芯是PC40的还是PC4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此小的功率,磁芯损耗比率不是关键所在,在于你的设计,以及参数的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己回自己,不好意思,搞错了。 本帖最后由 程英明 于 2015-11-11 14:16 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陈总你好,有个小白的问题请教,变压器次级使用了三层绝缘线之后还需要加套管么?飞线出来而不是走骨架引脚的理由是什么?
先谢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看变压器参数N2,有要求要加套管或者反包胶纸隔离,安规要求必须的,加强绝缘处理。
顶部出线是为了更方便出线和插板,走底部出线不好插板。
|
|
|
|
| | | | | | | 接下来,要搞个更牛的创新产品,最小体积,通用性更强大。
5→20V 3A max 40W 全系列:5/8/9/10/12/14/15/16/18/19/20V,一个电源搞定这些参数,不同的功率不同的电压转换,输出压差4倍。
PCBA 在布局中,部分器件要求定制型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程工,有个问题请教下,在设计快充的变压器的时候试按那个输出电压来算的,还是5V,9V,12V都算,然后取中间值,对这个问题一直很疑惑
|
|
|
|
|
| | | | | | | | | | | LSD04N65 LSD07N65 LSD11N65 本来龙腾的管子就是650V的呀,不是正好吗?
|
|
|
|
|
| | | | | | | 给平板电脑供电通讯用的,空载5V ,接上平板电脑就变成15V,就能充电,否则不充电。 |
|
|
| | | | | | | | | 程大师,为什么快充9V2A 和12V1.5A 做成一个不就行了嘛,都是18W
|
|
|
| | | | | | | | | | | 这个就得看产品的定义了,既然有这个标准,就会有这个所需吧。
|
|
|
|
|
| | | | | | | 难道你认为不够呀,上面有温升测试数据,而且EFD20反激做个20W功率不是问题呀。
本帖最后由 程英明 于 2015-11-25 10:13 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程工,你好,请问图中的U5 IC 和D2,D3构成的电路有什么作用呢?
|
|
|
|
|
| | | | | | | | | | | | | | | 程工,请教一下,你此款产品,空载时的电压是多少?因为发现,其中几个USB口是在通过肖特基整流后,再转换后得到的电压?这样的目的是什么?
|
|
|
|
| | | | | 程工,向你请教几个问题:1、看你的测试波形,VDS尖峰都很小,是怎么做到的?2、变压器怎么绕,才能把漏感减小了?3、这个尖峰对输出纹波和噪声是否有很大影响?
谢谢
|
|
|
| | | | | | | 龙腾的超低结 MOS 非常给力,变压器设计给力,变压器尽量每个绕组绕满一层来设计。
|
|
|
| | | | | | | | | 程工,请教个问题哈,上次见你将mos截面切开,请问怎么切得?还有马来西亚封装是什么封装?没搜到,谢谢哈 |
|
|
|
| | | | | | | | | | | | | 囧,我一钳,中间的引脚就可以留下,旁边两个就断了,我以为可以完整地切开。。另外请问程工,怎么看到晶元偏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的,谢谢程工先,程工新年快乐哈。。年前年后超忙,都没时间上网。。 |
|
|
|
| | | | | 快充QC2.0 QC3.0专用MOS管,原厂 VANGUARD VS1H16AS VS6018AS 5V9V*2A 12V*1.5A
更多快充MOS VS4020AS VS6016HS VS1H16AS VS1H12AS VS1H18AS VS4080AI/AD ………………应用在 QC2.0 QC3.0 Type-C SRMOS
整套测试报告由于文件太大:可以索取 Q: 151-645-8389
|
|
|
| | | | | 程工,看完您的设计后,我有几个问题想向您请教,望程工解答
1、有多个电压功率等级设计,变压器是不是按照最高输出电压和功率进行设计的?
2、您在帖子中说了占空比小而Ipk大,但是我的理解是在其他参数确定的情况下,Ipk的值不是由变压器电感和检流所确定的吗?
3、您所用的这款芯片的OPP功能还不是很了解,希望您能详细解答
4、检流端为什么使用了补偿,不同输入电压是怎么改变了检流端Ipk的?
5、见过了您的其他设计,发现次级整流管有时放高端,有时放低端,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呢?
我是个正在学习开关电源学生,就是想到了这些问题,希望能得到解答,无意冒犯,谢谢程工
|
|
|
| | | | | 线性稳压供电大于vcc2他的时候,ic的vcc不是决定于vcc2?取小?
|
|
|
|
|
|
| | | | | 程工,看了你的杰作,受益良多啊,谢谢分享!
另外你说的这款,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在此,我还设计了一款超越 台达、光宝的40W超级本的适配器,5V2A or 20V2A 。
这款不简单呀,40W的设计,元件一大把,100多颗,功能不简单:
5V2A 过流、过热、过载、短路保护
20V2A 就更牛了, 过流保护(降至5V)、过压保护(24V过压锁死)、开机过冲保护(必须由5V升到20V,否则锁死),短路锁死。”
有没有帖子啊?想多学习一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