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3843过流要打嗝,要么加些辅助电路,要么想办法在供电上做点文章。
|
|
|
|
|
|
|
 |  | | | | 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Vcc的下降到IC的关机点来做,但由于变压器漏感不一致,比较难做到一致性,在量产的时候经常出现保护的一致性问题。
我个人觉得下面这个电路比较好,它是通过开环延时保护的方法来实现的,输出电压低于额定电压一段时间,FB通过RC充电延时后变成高于2.5V来完成关闭占空比输出来实现OCP保护,这样不会受到变压器漏感的影响
|
|
|
|
| |  |  | | | | | | 这个电路的正常工作电路相当于FB脚接地,反馈接到COMP上,光耦的副边发射极接地;
添加上R10,Q2,C4,R9后构成一个开环保护电路。
没有开环时有电流流过光耦,这时光耦的副边同样有电流,此时Q2的B极有电流流过,三级管导通,FB被拉低,IC根据反馈电压(COMP上的电压)来调节占空比;
当开环(输出电压低于设定电压,这个要配合采样电阻的大小来完成)情况发生时,由于光耦副边没有电流,Q2三极管关断,C4通过上拉电阻R9充电,当C4上的电压超过2.5V比较点的时候,COMP脚的电压被拉低,此时IC没有占空比输出,只有到IC的输入电压VCC降到IC的关机点时,VREF电压才会消失(C4通过R9放电)然后再通过上拉到母线电容的电阻给IC的VCC电容充电,充到IC的启动电压后IC再启动,完成Hiccup模式的保护。
还有一个优点是开环保护的时间延时可调,只要调整C4和R9的值,就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开环延时保护的反应时间。
如果你要更大的HICCUP的时间间隔,可以在给IC的VCC充电线路上加个延时开关,这样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有的客户给的输出短路情况下的低输入功率。
本帖最后由 口乃心之门户 于 2016-4-25 13:06 编辑
|
|
|
|
|
| | |  |  | | | | | | | 还有一个问题,我的VCC是固定的,不是通过反激绕组出来的。用这个电路能实现打嗝周期可调的功能?
|
|
|
| | | |  |  | | | | | | | | 如果有固定电压给VCC供电,则FB被拉高后不能放掉,因为FB通过上拉电阻接到VREF的,只要VCC不掉电,VREF始终存在。
所以你想打嗝则还需要想想办法在Vcc或者FB上做些文章,比如给Vcc加个被FB脚电压控制的开关,当FB脚低于2.5V时,可以正常给VCC供电,当FB脚高于2.5V时,延时一段时间关断VCC等等。
|
|
|
|
|
|
| | | |  |  | | | | | | | | 确实低压的时候会有启动问题,输出还没有建立的时候Vfb先到达2.5V导致无法启机。
|
|
|
 |  | | | | 过流打嗝死38系列的特性,不想打嗝都难!!!!!!!!!!!! |
|
|
|
| |  |  | | | | | | 长是一个什么概念,想多长?有没有具体的数据!1s 2s 还是几分钟?如果是想几分钟就只有加电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