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帮LZ顶顶,呵呵。我也等高手回答 |
|
|
|
| | | | | 你提的这些问题看似小问题,实际上很考验一个人的实际电源设计能力,我试着给你回答一下。第5个问题由于我很久没看过他们IC的资料了,我就不回答了,相信是个很简单的问题。
1)这个电容既影响PF值,也影响EMI,它的选取要折中,如果要计算的话实际上要先假定电容的纹波电压,如1-3V,然后根据低压输入时的最高峰值电压点的电流计算容量。有一个大概的应验,0.33uF/100W。
2 )分压电阻不光有阻值要求,还有耐压要求,所以高压时要多个串联,具体串联几个要看电阻的封装,不同封转耐压不一样,至于R9,R10一个是分散热量,还有就是可能没有正好的电阻值,所以用两个并联才能得到需要的值。
3) R4,R5的供电电流很小,是做启动用的,真正的工作供电是电感的耦合绕组。
4)多年前看过这个IC的资料,当时也对C5不明白,问过一些人也说不出所以然,现在我告诉你我的答案:C5起一个微分作用,也就是用脉冲方式给C29供电,也可以认为是个高阻,然后绕组的供电就是个恒流源,所以需要D2
5)电感都是耦合的,只需要计算初级就可以了,次级只需要匝数计算电压就可以了,因为初次级的电感是按匝比平方变化的。
6)这个计算牵扯到环路设计,是有点难度的,其实不用考虑那么多,按手册上的值就适用绝大部分情况。
7)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加在那里比加在前面的电流有效值低,可以减低导通损耗,设计目的是这样的,但能不能达到是另外一个问题,电流低的时候阻值也高。个人认为加在那里是不合适的,这个功率其实工作时电阻值降不了多少,但显著降低了抗雷击能力,另外没有旁路二极管,是非常糟糕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
|
| | | | | | | 首先感谢CMG大师传道解惑!!!有帮助,有帮助啊!学习了!
对于您的回答有点小疑问,劳烦大师了
4)学生愚钝,大师能不能细说下:C5起一个微分作用,也就是用脉冲方式给C29供电,也可以认为是个高阻,然后绕组的供电就是个恒流源,所以需要D2
还问大师C5一般用什么电容?
7)显著降低了抗雷击能力,另外没有旁路二极管,是非常糟糕的。抗雷击能力降低,这一点有点不解。没加旁路二极管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
|
|
|
| | | | | | | | | 由开关频率,可以算出C5的阻抗,电流就有了。C5用瓷片电容就可以了,计算一下耐压。
如果压敏电阻阻值没有降得很低的话,雷击的大电流会在上面产生压降,使MOSFET爆掉。 |
|
|
| | | | | | | | | | | a. 这样的供电方式有什么好处呢?不加C5也是脉冲加到C29上的啊!
b.热敏电阻上大电流产生压降,为什么会祸及MOS管呢? |
|
|
| | | | | | | | | | | | | 不加C5时C29的电压是不稳定的,因为它的电压是正比于输出和输出的差,加C5时D5有损耗,所以常用的方法是正反激供电(如果不清楚请查资料)。
此时MOS开关时反压不是很高? |
|
|
| | | | | | | | | | | | | | | 谢谢您的回答,正反激供电确实不太清楚,查查资料学习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我们这边也有这种用法,问过一个工程师。说是相当于倍压的作用。
现在也有一个疑问,就是关于启动瞬间过冲的问题,如果输出设置在400V,过冲电压会超过450V,而多说bus电容都选用的是450V的问题。这时会不会有什么风险?大概460-470之间,持续时间小于10ms。 |
|
|
| | | | | | | | | | | | | 实际上应用不加C5也是可以的,VCC匝数不要太多。我倒觉得C5是降压用,由于L6562的VCC电压不高,C5相当于阻容降压, 像FAN7527,VCC电压范围大,就无须C5是可以直接整流出来, 不过如果你做PFC输出再加一级PWM的话,这个VCC就可以从PWM级取了,这样两个优点,待机功耗降低了,也不用C5等这一部分整流器件。 |
|
|
| | | | | | | | | | | | | | | 谢谢您的回答……
是这样的,之前做了一个电源,不带PFC的,现在想做一下PFC部分,把PFC单独拿出来做的,也不一定带之前的那个电源,所以芯片供电只能从PFC级自身取了……
顺便请教下,对于第5个疑问,您有什么见解? |
|
|
|
| | | | | | | 第五点:电感都是耦合的,只需要计算初级就可以了,次级只需要匝数计算电压就可以了,因为初次级的电感是按匝比平方变化的
Nzcd 的计算还请大侠说说为何那样子。。 |
|
|
| | | | | | | 很精辟
呵呵
另外C5在很多早些年国产非隔离的充电器上常用的
220v用电容降压后直接整流输出低压直流
C5理论上可以不用(未试验过未经证实- ) |
|
|
| | | | | | | 听了大师的解答收益颇多,这个电路我刚好在调试,遇到了两个问题。1:输出二极管D3很烫,2:空载时电压不稳定是不是环路的问题?希望得到您的解答,附上电路图
|
|
|
| | | | | | | 我做了一个基于L6562dePFC电路 现在电阻R14 发烫 怎么可以改善一下 ? 减小副绕组吗? |
|
|
|
| | | | | | | 请问交流电通过整流桥后,输出全波整流后的波形,在经过C1,L1。C1,L1是怎样工作的,作用。可否去掉C1, |
|
|
|
|
|
|
|
| | | | | | | | | 因为输入电压范围较宽,所以在有些输入电压情况下,副绕组的电压较高。副绕组反映主绕组特性,对应相应工作频率,C5的阻抗较大,可以限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选择适合的C5值得到适当的芯片工作电压VCC。正如CMG大师所说,因为副绕组的电压是矩形方波,可以看成正向时副绕组给电容C5充电,类似于平滑作用,即微分作用 |
|
|
| | | | | | | | | | | 请教:升压电感的副边的点点到另一端(建立在绕制方法不变的基础上),会怎样? |
|
|
|
| | | | | | | | | | | | | | | 16楼这个想法实际做过,电路可以工作起来,但带载不行,详细测试没有做。这个绕组主要是提供电流过零信号的 |
|
|
| | | | | | | | | | | | | | | | | 楼上的,你确定把副边同名段反过来还能正常工作?你能分析下芯片的工作原理吗?洗耳恭听!
个人认为,从原理上分析,想不炸机都很难。没有实际试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人认为,正常情况下,5脚为电感电流过零点检测,当MOS管开通时,根据同名端原则,5脚电压为负,实际被稳压管钳位为0左右。当MOS管关断时为正电压,5脚正是通过检测这个正电压下降到1.6V左右时再次开通MOS管。如果把5脚同名端反过来后,MOS开通时,5脚为正电压,当MOS关断时,5脚马上变为0电平左右,这必然要触发1.6V左右的开通门限。MOS刚关断马上又开通,从原理上分析应该知道结果了。
如果哪位有兴趣可以试验一下,欢迎拍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受楼上启发,再仔细看过规格书,从RS触发器角度去理解,如果副边同名端反过来,理论上是不可以的。小弟没条件做实验,欢迎做过实验的给个结论。 |
|
|
|
|
|
| | | | | 因为在正常输出为400V的时候,变压器T里面唯一稳定的是其上面的方波Vp-p也就是整个方波的电压幅值,其他如正向有效值或者反向有效值,都会随着输入变化而波动,为了使供给IC的电压能稳定,这里C5的作用其实就是和D2组成典型的二极管-电容箝位电路,从而保证了在C5和D2节点正向方波的高度为根据T的匝数比获得的一个稳定幅度,为了获得可靠的方波幅度这里D2采用稳压管其稳压值为18V即为正常情况IC供电电压<IC最高供电电压22V。线圈正常情况采用10:1匝比,意味着副边方波幅度为40Vp-p足以保证每个方波D2都可以可靠限幅。 |
|
|
| | | | | 其实C5的用途很简单,C5、R14和D2共同组建了“并联稳压电路”。C5、R14起限流作用。只用R14限流功耗会大一些,C5消耗的是无功功率,用了C5更合理。
乐意成为电源IC的技术支持工程师:mhzghz@163.com |
|
|
|
|
|
|
|
| | | | | | | | | 这段时间在调L6562A 把C5加上去 反而电路不工作 一直也在找资料 想了解这个C5的作用 |
|
|
|
|
| | | | | 这个图做1KW,100v交流输入时炸管,是启动电流过大导致的吗,而且启动的时候有吱的一声。 C1取4.7uf,c6取680uf,mos用两个21n60 ,R9用0.02R康铜丝,vcc供电已经用独立供电 |
|
|
|
| | | nc965- 积分:102157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434
积分:102157 版主 | | | | 凡是炸管这类问题我一般都倾向于不予回复。
你已经知道了了100V时炸鸡,就不知道在90V不炸鸡的时候去看各部波形是否正常?炸鸡前一定有不正常的地方,哪不正常,求谁也没用,只有你自己知道。 |
|
|
|
| | | | | 看完还是没能明白次级辅助绕组匝比是怎么来的。楼主给的公式试了下,感觉还是不对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