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要做一个产品,首先要了解的是,这个产品的技术要求是什么,也就是产品的设计输入。不同的设计要求,产品的设计理念是不一样的。帖子的目的是指导初学者做一个简单的反激电源,因此不做特殊要求,输入电压选择220V±15%,输出电压选择24V,电流5A.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1、NTC电阻 为了避免电路开机瞬间产生的浪涌电流,在电源电路中串接一个功率型NTC热敏电阻,能有效的抑制开机时的浪涌电流,并在完成浪涌电流抑制作用后,由于通过其电流的持续作用,电阻的阻值将下降的一个非常小的程度,它消耗的功率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正常的工作电流造成影响,所以在中小功率回路中使用功率型NTC热敏电阻,是抑制开机浪涌电流保护电子设备免遭破坏的最为简便而有效的措施。(大功率电路一般选择功率电阻与继电器并联,启动时刻通过功率电阻限制浪涌电流,启动完成时候通过继电器短路功率电阻来减小损耗) 假设输入电压为220Vac,整个电路内阻(含整流桥和滤波电容)Rs=1Ω,若正好在电源输入波形达到90度相位的时候开机,那么开机瞬间浪涌电流的峰值将达到I=220×1.414/1=311(A)。这个浪涌电流虽然时间很短,但如果不加以抑制,会减短输入电容和整流桥的寿命,还可能造成输入电源电压的降低,让使用同一输入电源的其它动力设备瞬间掉电,对临近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热敏电阻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参数 1、稳态电流:热敏电阻的稳态电流,要大于电路的正常工作电流。 2、R25(常温阻值):常温阻值要根据最大浪涌电流来计算,对于开关电源,最大浪涌电流Im<100X工作电流. R25≥1.414*Vin/Im 确定了这两个值,基本就可以选择热敏电阻了。根据输入条件,正常工作电流为0.61A,浪涌电流限制在60A,则常温阻值应大于5.18欧姆,因此应选择一个常温阻值大于5.18欧姆,工作电流大于0.61A的NTC电阻。公司库存又SCK10162,参数为16欧姆,3A,残流电流0.471,满足设计要求。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这个R25不是指电路图中的R25,25是后缀,相当于Ron中的on,指的是25度环境下,NTC电阻的阻值, 。多列几个器件我就会增加一部分电路图。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1、我自己的知识点有限,所以有些东西只能是书上写的,我认为有道理或者书上写的,我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我就采纳。
2、百度搜索有关NTC电阻,好多地方都提到,对于开关电路,浪涌电流限制在正常工作电流的100倍以内即可,所以我就按照这个选择。
3、至于限制在60A,100倍工作电流,工作电流0.61A,100倍不就是60A吗?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电流根据整流二极管(桥堆)规格书来决定。二极管大小根据电源功率来定。
所以不同功率的电源 抗浪涌电流不一样。
所有书上都没有写这个,不知道我的这种推测得对不对。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没太看懂,我是这样理解的
1、根据设计要求(也就是功率),可以确定输入平均电流。
2、根据输入平均电流,按照前述计算方法,可以计算浪涌电流。
3、根据浪涌电流,可以计算NTC电阻。
在选择整流桥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计算平均电流,然后按照整流桥选择的方法,可以选择合适的整流桥,这个整流桥的浪涌电流,也应该会满足要求,比如按照帖子中设计,输入平均电流0.6A,浪涌限制在60A,按照3-10倍选择整流桥,即使选择2A的整流桥,也可以满足60A浪涌电流的要求吧?
至于说不同功率电源,抗浪涌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浪涌,是最恶劣情况下开机对电源的冲击电流,不是雷击之类的那种浪涌,我对安规的那些不了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的顺序为:
1,确定最低电压,最大功率
2,根据平均电流选择桥
3,选择大电解(为什么放第三步,因为根据设计理念不同,电解容量弹性很大,相比桥堆选择来说,引入的参考量太多)
4,根据电解,核算谷底电压,
5,根据经验串合适热敏电阻,核算浪涌电流是否超标
6,超标增加热敏电阻规格(或阻值,或直径)
|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其实,在查NTC电阻的时候,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NTC电阻放在哪里,我看资料上都是放在整流桥后,我一般都是放桥前面,我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没人指导过。 设计也不是说前面计算完了后面就不调整了,如果不满足后面要求,还是需要调整的。
|
|
|
|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2218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445
积分:102218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LC的NTC就会放在PFC后面,放在输入损耗比较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步 选保险丝?如果按电路顺序计算,还有EMI滤波(计算较难,经验评估,后期整改),输入X,Y电容,泄放电阻。(有安规要求的,考虑比较多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这个输入平均电流怎么计算的呀?小弟也是初学的,望大神指点一下!谢谢!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哈哈,小弟不懂这个东西,跟版主学习了,回路图能用QR模式的IC 讲解吗 或者 QR+CCM多模式的,高电压输入时候工作在QR ,低电压输入的时候工作在CCM,现在反激基本被他们包了 谢谢版主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QR的,我倒是接触过几次,但理解还不是很深刻,至于你说的QR+CCM暂时没接触过,因此,电路图还是以最简单的384X系列来说,毕竟帖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初学者先了解如何设计一个电路。不过有相关的问题,大家也可以一起讨论
|
|
|
|
|
| | | | | | | 虚心向王版学习实战经验。
问下:“最大浪涌电流Im应该小于100倍的工作电流”,这个怎么理解?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我从百度文献上搜索到的,看到好几篇文章都这样写的,所以就这样计算,如有不妥,请多指教
|
|
|
| | | | | | | | | | | 看文字的意思是,比如工作电流100A,则浪涌电流小于100倍就是1A。不过意思还是理解了,可能文字有点拗口。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不好意思,想表达的意思是,浪涌电流限制在100倍工作电流以内。就是工作电流1A,浪涌电路i限制在100A以内。我修改了。
|
|
|
| | | | | | | 18年感觉不大顺利,工作上也挺忙的,来论坛的时间也少了很多。刚才无意看到王版发起的帖子,抽空好好拜读学习一下。
|
|
|
| | | | | | | 工作电流0.61A是什么意思? 输入电流有效值吗?
|
|
|
|
|
|
|
| | | | | 这个投票这么投?点击了“投ta一票后”没有任何反应,也不知投给谁了。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2、EMI电路设计 先来几个概念(来自百度),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EMI);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EMS)。 个人对这方面是一点经验也没有,搜索了一下论坛的帖子,也没看到有什么太多有用的资料,感觉这部分设计属于一个经验设计,也就是说,你可以先不考虑这部分,做完后进行测试,然后加措施进行更改,更改的次数多了,慢慢你就积累了经验,在设计前就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了。 搜索到greendot老师发的一篇文章,贴上来给给有需要的人看一下,不要说英文看不懂,当你真有需要的时候,德文你也会搬着字典翻。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3、整流桥的选择 整流桥的通流量选择一般是按照平均电流留一定余量来选择,但是,在不带PFC的电路中,真实的充电电流是一个很小的窄脉冲(与滤波电容大小有关),这个窄脉冲的幅值很高,会达到输入平均电流的5倍以上,因此,在选择整流桥的额定电流时,一般选择输入电流的3-10倍 整流桥的耐压,理论上来说只要高于最高输入电压的峰值电压即可,也就是输入电压220V,耐压只要高于220*1.414即可,但是,考虑电压电压波动、电压中尖峰电压影响,一般选择2倍以上耐压。本设计中最高输入电压253VAC,所以选择600V及以上整流桥即可。 根据前面的设计,选择一个5A电流、600V耐压以上整流桥即可。公司常用整流桥为RS808,完全满足要求。
|
|
|
| | | | | | | 按照253算的话不该是700V的整流桥么,220*1.15*1.414*2是这样吧
|
|
|
| | | | | | | | | 2倍是不包括1.414的2倍,按253算就算253*2=506<600 |
|
|
| | | | | | | | | | | 这里为什么不乘1.414?我理解要按照最大值计算呀
|
|
|
| | | | | | | | | | | | | 应该是253*1.414*2=715.484<1000V,所以选择1000V的管子,常用1000V的
|
|
|
|
| | | | | | | 耐压只要高于220*1.414即可,但是,考虑电压电压波动、电压中尖峰电压影响,一般选择2倍以上耐压 结论认同,但这地方说的不太准确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4、输入滤波电容的计算
输入滤波电容的选择跟输出功率及效率有关,既可以详细计算,也可以根据经验选取,我们知道,整流后直流电压的波峰值为输入电压峰值,但波谷值却是受滤波电容的容值影响,因此首先确定整流后的波谷值,可以计算需要的滤波电容值。但如果根据经验选择了滤波电容的容值,同样可以计算整流后直流电压的波谷值。 如果按照经验选择滤波电容值,一般是窄输入电压范围,输入功率1W,滤波电容1uF,宽输入电压范围,输入功率1W,滤波电容3uF。附件为从论坛下载的两种计算输入滤波电容的文章。
-
-
文献1.pdf
1.02 MB, 下载次数: 802, 下载积分: 财富 -2
-
-
文献2.doc
24.5 KB, 下载次数: 359, 下载积分: 财富 -2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我们对两种电容选择方式都来验证一下,首先按照经验,1uF/W选择滤波电容,可以计算输入功率为Pin=24*5/0.9=133W,选择33uF滤波电容3个并联,总容量132uF。
根据下面这个图,可以来说明如何粗略计算波谷电压,也就是图中的Vmin,电容充电到电压峰值,也就是Vpeak后,大多数时间都在放电,电容电压从波峰放电到波谷,释放的能量维持了电源模块的工作。如果不考虑充电的时间,T3=10mS,所以可以得到公式为 0.5*C*Vpeak*Vpeak- 0.5*C*Vmin*Vmin=Pin*T3,可以计算Vmin=222V 注意:计算这个波谷值,是为了计算变压器时候的最低输入电压,因此Vpeak应该按照技术规格书最低输入电压计算,也就是220*(1-15%)*1.414=264V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再反过来验证一下,如果我们期望得到222V最低电压,应该选择多大的滤波电容。 仍以上图为例我们反过来验证一下,如果我们期望得到222V最低电压,应该选择多大的滤波电容。由于Vpeak=264V,Vmin=222,Vdc=(264+222)/2=243, 根据正弦波波形,可以计算波谷电压为222V时的相位角。 1.414*220*(1-15%)*sinθ=222,可以得到θ=57 可以计算T3=5+5*57/90=8.17mS 根据能量守恒,这段时间内电容释放的容量等于电源消耗的能量。所以 0.5*C*264*264-0.5*C*222*222=133*8.17/1000,可以得到需要的滤波电容为106uF。这个值为什么不是132uF呢?这是因为,前面计算波谷电压的时候,我们认为10mS以内,电容都在放电,但实际上放电时间为8.17mS,还有一段时间是在充电的。这就造成了偏差。有兴趣的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如果滤波电容是132,真实的波谷电压是多少。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里计算输入电容,怎么能用最大输入电压呢??应该用最低输入电压吧??宽范围一般都85VAC左右 |
|
|
|
| | | | | | | | | 算132电容的话,T3还是选上面算出来的那个吗?电容值不一样,时间一样吗。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最低电压取决于输入滤波电容及输入功率,因此再设计中,如果确定最低输入电压,根据20楼的文献1可以计算准确的滤波电容的大小。
|
|
|
| | | | | | | | | 1.414*220*(1-15%)*sinθ=222,可以得到θ=57
这个地方不是要引入弧度吗?
比喻设定a为度数
K = Vmin / Vmax
a * pi /180 = arcsin K
求出a
T2 / 0.5T = a / 180
这样可以求出T2 ,
T3 = T1 + T2
|
|
|
| | | | | | | | | | |
(180度/PI())*asin(222/264)=57.236度
|
|
|
|
| | | | | | | 感谢老师的分享,我都是按照经验值选的,下载下来学习一下,谢谢!
|
|
|
| | | | | | | 这个文档非常有用,对于不喜欢计算的人来说非常友好,谢谢版主分享。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5、RCD钳位 很多人都习惯称呼为RCD吸收,我也习惯这样称呼,但在这里,确实应该称呼为RCD钳位。如何区分是RCD吸收还是RCD钳位呢?个人理解,可以通过RC时间常数判断,如果RC时间常数远大于开关周期,就是RCD钳位,如果RC时间常数远小于开关周期,就是RCD吸收。 RCD吸收跟RCD钳位的作用,还是由区别的,具体的分析可以看看下面帖子的15楼。 https://bbs.21dianyuan.com/thread-161594-1-1.html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RCD钳位电阻及电容的选择。可以根据下式计算,由于变压器在这里还未进行设计,变压器漏感暂时没法估算,因此先放一个RCD,具体参数可以等变压器设计完成后再计算。(来源于英飞凌资料)。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资料,发现这个资料就是一个很详细的设计过程,从头看到尾,就可以设计一个完成的电源了。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版主您好,您上面说的:在启动的过程中,由于副边电压仍未建立,复位电压低,造成开关周期内伏秒不平衡,因此在启动的前几个甚至十几个周期内,电路是非正常工作的。这是什么原因可以说一下嘛,还有比如这种感性器件它的反向电压和其存储的能量是不是有关系?这一段一直不太明白,版主可以指导一下吗?或者指导一下在哪些资料上有这部分的内容,我自己去查一下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付秒不平衡,严重就会造成变压器饱和,电流会大于正常值,漏感储存的能量增大,形成的尖峰自然增大。反向电压,是电感储存的能量给电容充电,电容升高的电压取决于电感储存的能量及电容的容值。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RC,基本上都是吸收,没见过RC钳位,RCD,有的是钳位,有的是吸收。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 请问一下,启动电阻怎么计算。或已知启动电阻阻值,启动时间怎么计算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1、有的IC是内部自带恒流源,可以对VCC充电,这样不需要启动电阻。象2844这样的,就需要用到启动电阻。
2、启动电阻提供的电流,只要超过IC工作前的耗电电流,就可以给VCC电阻充电,抬高VCC电压,最终启动IC。
3、如果启动电阻上电压过大,可以认为提供的电流时恒流源,那么启动时间就是一个恒流源给VCC电容充电到IC启动电压。
|
|
|
| | | | | | | | | | | RC充电过程是怎么样的,大概的启动时间有计算公式吗
比如输入90Vac,大电容谷底电压大约是96Vdc,启动电阻4M,VCC电容4.7uF,芯片开启电压15V,启动时间是多少
找了很多参考资料,对于这方面的计算非常少,来求经来了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启动之前,利用的是大电容上的波峰电压对电容充电,90Vac,波峰电压127V.启动电压15V,那么电阻两端电压再IC启动之前,是由127V降低到了112V,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流过电阻的电流时固定的(毕竟最大32uA,最小28uA)取中间值30uA,那么时间就是一个30uA的恒定电流对4.7uF电容充电,从0V充电到15V.这就是启动时间。但实际上,启动时间要大于这个时间,甚至无法启动,取决于电容的漏电流,启动之前IC的静态耗电电流等等,要从30uA减去这些额外的电流,剩余的电流才是电容的充电电流。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6、控制IC 控制IC以UC3842为例,3842内部逻辑框图如下图所示。工作原理也相当简单,IC工作后,内部产生的5V基准经过分压提供一个2.5V基准,输出电压反馈信号与基准比较,产生一个误差放大器输出,与电流信号比较,从而控制占空比,调整输出电压。 关于控制IC这块,主要说一下四个方面1)启动过程 2)反馈接线方式 3)电路调整过程 4)UC38XX如何接成电压控制。其它如果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随时提出我们一起讨论。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如果有错误,欢迎指正,但是这么阴阳怪气的,我也只能呵呵了。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对于电流型控制IC来说,RS短路,电压误差放大器输出没有了比较对象,将无法正确调整占空比,电路应该工作在震荡状态,我觉得会有损坏的可能。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对于一个利用384X做的反激电源来说,采用额外的VCC供电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电源的启动是通过自举电容及自举电阻来实现,从VCC接一个电阻到整流后的输入母线,我称呼为自举电阻,从VCC接一个电容到底称之为自举电容。
一般来说,流过自举电阻的电流应该保证在输入电压最低的情况下,电流在0.5mA以上(当然电流越大,电源启动速度越快,但相应的电阻的损耗越大)。
在启动的时候,IC要注意两个电压点,一个叫启动电压,一个叫截止电压,对于42、44来说,启动电压是16V,截止电压是10V,在IC启动之前并不耗电,那么流过自举电阻的电流会给自举电容充电,自举电容电压会慢慢升高。当电容电压达到IC启动电压的时候,IC开始启动输出脉冲。电路开始工作了。
当IC开始工作后,流过自举电阻的电流是无法满足IC的工作需要的,多余的能量就由自举电容来提供,电容电压开始逐渐降低,当电容电压降低到IC截止电压的时候,IC停止工作了,所以在电容上电压降低到IC截止电压之前,必须有别的回路来提供IC工作需要的电流,否则就会出现启动失败的现象。当IC启动失败后,IC不消耗电流,电容电压又逐渐升高。重复如此,这就是很多网友多次提到的,VCC电压怎么是个三角波的情况。
这种启动不仅仅局限于UC384X,很多控制IC也采用这种启动方式。
https://bbs.21dianyuan.com/forum. ... p;page=6#pid1241683
|
|
|
| | | | | | | | | 有问题请教一下王版主,对于已经准备投产的板子,在批量生产过程中除了测试每组的输出电压,还需要测试哪些参数,已确认电源正常。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我这边一般来说,除了测试技术规格书中的指标是否正常外,还是会测一下波形,看看波形是否正常的。 |
|
|
|
| | | | | | | | | 您在设计中,这个电容一般取多大?充电电流多大?因为输入可能不一样,所以电阻不一样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用284X,一般用100uF电容,充电电流用0.5-1mA,这个取决于你的启动时间,启动时间越快,这个电流越大,同样电阻的损耗就越大。
|
|
|
| | | | | | | | | | | | | 恩谢谢,我们之前曾遇到过低温不启动的问题估计是这部分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低温不启动是因为电解电容在低温下容值变化较大,容值会变小,导致能量不足以使输出稳定建立,这个电容上的电压就被拉低到芯片启动电压范围以下了吧
|
|
|
| | | | | | | 请教下做反激时,输出电压通过光耦和431做反馈。其中光耦的e接了俩个电阻,一个连接到3842 2脚,还有一个是接到地。不是通过接到地的电阻可以取得电压与ic里面的2.5V作比较了,为什么还要再接个电阻到2脚?这个电阻算限流电阻吗?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因为光耦传递的是电流信号,而与内部基准比较需要的是电压信号,所以需要一个电阻,将电流信号变为电压信号进行反馈,对地的这个电阻,就是将电流信号变为电压信号的。
|
|
|
| | | | | | | | | | | 嗯,我知道这个意思,应该是我没说清楚。我截了一块地方。我想说的是R23的作用是啥,我理解的是限流电阻。但是2脚是运放输入,不是高阻抗吗,不是很理解
|
|
|
| | | | | | | | | | | | | 没有用过那末大的电阻。用3843的人就是钱多,使劲堆电阻
|
|
|
|
| | | | | | | | | | | | | 我也有同样的疑问,感觉去掉也可以。不影响功能。
或者是和运放同相端做匹配的,因为内部框图中同相端也有电阻,一般运放不都讲究对称么?
|
|
|
| | | | | | nc965- 积分:102218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445
积分:102218 版主 | | | | | | | 这个地方插一句嘴,这个接法是对的,每个电阻都有它的作用:
R24明显是控制光耦副边的电流,与原边电流和传输比匹配,也与VREF电流匹配。
R20和R23是运放作为比例放大器的典型接法,这个比例一般为1(不放大的意思),目的是让运放在环路中不起作用,因为副边的TL431作为环路补偿器已经起作用了。可能有问题的是阻值是否恰当?这需要同时满足光耦的电流和COMP的电流规范。
因此,67楼的第一种接法就有两种情况:
1、副边有TL431,它是环路补偿器了,这时R71不能拿掉,R71+R66=R72才对(放大1倍),C41拿掉(短路),与54楼情形一样。
2、副边没有TL431。这时3842需要做环路补偿器,该电路无误,R71可以(也可以不)拿掉。
|
|
|
| | | | | | | | | | | | | | | 能详细讲讲这个地方吗,做反馈环路设计时,通常在传递函数里,光耦三极管侧,都是一个上拉电阻,像3843这样的芯片,内部是1mA的恒流源,要怎么等效成具体的电阻值?我知道在实际的电路中,好多都是直接光耦到地这样来用的,那从传递函数角度来计算环路参数,到底怎么算?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反馈接线方式,常见是下面两种,第一种比较容易理解,将信号反馈与IC内部2.5V基准比较,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调整占空比。第二种是将2脚接地,这样IC内部误差放大器输入永远偏置,输出为高电平,由于误差放大器输出为1mA内置恒流源上拉,通过光耦就可以拉低误差放大器输出,同样可以调整占空比。简单的说,我们将光耦的副边理解成一个可变电阻,那么这个电阻是1K,误差放大器输出就是1V,电阻是3K,误差放大器输出就是3V.
|
|
|
| | | | | | | | | 第一种方法的R71是不是可以去掉。第二种方法在实际用的过程中是不是要使放大器输出高的时候能超过4.4V,低的时候能小于1.4V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第一个我不是很清楚,我没用过这种方式,应该时可以去掉的。第二种方式,电路闭环调整过程中,会自动调整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的值,只要电路稳定自然就可以保证电压再1.4-4.4V之间。
|
|
|
|
| | | | | | | | | 期待版主更新变压器的设计,因为看了很多书,每一个人讲的不一样,差异也很大
到底如何设计最完美的变压器呢?
感觉头大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UC3842是一款电流型控制IC,通过给3脚提供一个固定的三角波,也是可以工作在电压控制模式下的。很多新入门的工程师,如果只想看看384X控制IC的占空比调整过程,没有电流反馈,是无法看到占空比调整的,但接成电压控制模式,就可以看到占空比的调整过程。从CT端的震荡波形分压后引入3脚,1脚对地接一个电位器,调整电位器电阻,即可调整COMP端电压,从而得到可调的占空比。
在具体电路设计中,也可以这样设计,但电压型控制,毕竟脱离了芯片设计的初始宗旨,因此电路可能比较难稳定。因此一般不这样用(毕竟现在可选择的控制芯片越来越多)。
|
|
|
| | | | | | | | | 竟然是这样,就是说从4脚接两个分压电阻接到3脚就行了吗?
|
|
|
| | | | | | | 您好,请问这个T Q是啥东西呢? RS触发器上边的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 | | 请教下楼主在layout上布线的时候这个COMP脚的电压反馈信号跟SENSE脚的电流反馈信号是不是之间需要互相远离,避免相互干扰;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7、UC384X外围参数的设置 1脚:1脚位误差放大器输出,按照前面描述,可以有两种接线方式,这里采用第二种,1脚对地加一个103左右的电容,起到一定的抗干扰作用。 2脚,与1脚配合,直接接地。 3脚:电流取样端,与误差放大器输出比较,控制占空比,由于UC384X系列IC无内部消隐电路,所以一般电流取样电阻后接一个RC滤波,滤除尖峰电压。R一般选择1K,C选择小于1000P。 4脚:RT\CT,震荡频率设定端,频率计算按照F=1.72/(RT*CT),也可以按照下图来选择,但这些都是做为参考,按照计算的参数,不一定能得到计算的频率,所以具体还需要根据实测调整参数。 UC2842/3的最大占空比为100%,UC844/5的最大占空比为50%,所以震荡频率为输出频率的两倍,设计中选择UC2844,RT\CT分别选择7.5K与152,输出频率在80K左右。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您好,您能不能帮我设计一下150W24V反激 6562A+NCP1377B,变压器PQ3535 ,我的NP=41 0.6 绝缘线 ,NS=8 0.1*300 漆包线 ,L=400uH,变压器很烫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你的开关频率设计在多少?反射电压120V,是因为选择的600V的管子?另外你目前波形什么样子?变压器温度多高?
|
|
|
|
|
| | | | | 版主,请教下,我用3842做反激,启动时输入电压大概300V,我按1ma算起动电阻,那芯片Vcc端的电压是算0V还是16V。还有一个问题是和启动电阻并联的启动电容的取值是多少。麻烦了。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1、这个1mA,也就是个经验值的问题,比如1mA可以,0.99mA就不行了吗?0.9mA呢?估计0.5mA都没问题,所以,按照0跟16都没问题。
2、启动电容用多大,一般都是100uF就够了,如果低温启动(比如-40度),受温度影响,可能需要的电容容值要大一些。
|
|
|
|
| | | | | | | 版主,老师让我做一个300K频率的反激。之前只做过50K的,想请教下开关频率高,有哪些要注意的点,感谢。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说实在的,我也没做过太高频率的电源,频率高了对PCB的布局要求就很严格,另外,这么高的频率,就不能用硬开关及CCM了吧?否则MSO管开关损耗及二极管的损耗将不可忽视。
|
|
|
|
| | | | | 版主,我还想请教下,多路反激时,反射电压是 1.按照我做反馈那一路的匝比和电压算反射电压 2.还是按照输出电压最大的一路算输出电压 3.还是按照每一路一个电压加起来算反射电压,感谢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对于变压器来说U1/N1=U2/N2=U3/N3....所以你按照任何一路来计算得到的反射电压都是一样的。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改变非主路电压除了圈数外,方法还有很多。而主路电压只与圈数有关。
这答案满意吧!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没看懂,对于如果主电路圈数是1匝,非主电路是2匝,主电路电压1V,非主电路不是2V?怎么可以让主电路输出1V的时候,非主电路输出3V?
当然,我前面的所有都是基于理想情况说的。无论是反射电压的计算还是电压与匝数的对应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懂,证明你做多路的太少。
绕组的线径,位置,结构顺序 都会产生影响
二极管的压降,实际电流大小,都会影响
输出电解的容量,不同品牌,不同序列都会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路1匝,1V 二极管压降1V
副路2匝,二极管压降1V
(1+1)/1*2-1=3V
没有毛病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明白你的意思,我103楼说了,我是从理论出发,你是从实际出发。从理论出发没有考虑变压器耦合、二极管压降这些。如果从实际出发,匝比与电压成正比这个前提都不满足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2-1=3V 这个公式没看懂,希望前辈再指点一二,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V+1V)/1*2-1V
就是 1V的变压器电压+1V路的二极管压降/匝比 减去 2V路的二极管压降
|
|
|
|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版主,你好
自从接触变压器以来,自己根据前辈们分享的经验一步步的模仿设计,也整理出来了一些思路,但是,输出的结果无法判断是否是正确的,总感觉是错的,下边就拿一个实例来说吧,希望前辈给予支持与指导,引领晚辈走出迷宫,谢谢啦。
按照传统的电源反击式变压器设计出来的结果不是太正确,细节如下:
1. 初级匝数 只有2-5T,次级也就是4-10T,辅助线圈的圈数也是2-5T
算出来的线径Ds=0.37mm、Dp=0.92-1.09mm,这两种线径均远远大于肌肤深度(300KHZ),特别是初级的线径。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1、你的输入电压只有5V,匝数当然少了
2、没看懂。
|
|
|
| | | | | | | | | | | 你好 前辈,那能帮我看看线径的选择吗?线径有没有选择错呢?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1根线粗,你就不会用多根线并联,得到同样的截面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版主好,我现在遇到一个反激电源的问题。输入180-750V输出有多路5V以及13V等。13V是主反馈,调试中发现在占空比5%左右时,驱动会抖动,占空比一会大一会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激变压器感量定了,圈数尽量加大的情况下,气隙也会变大,目前发现这样漏感也会加大,有没有好的方法解决啊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024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30
积分:111024 版主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2218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445
积分:102218 版主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