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基本规格参数如下,电流大于22A为恒流状态。
电流为22A时的恒流波形。
主电路计算公式网上很多。
推导过程之前发过,包括增益、变压器、电流这些推导,比较繁锁,但却是理解LLC谐振的一个好办法,从头到尾推一遍可以增强对谐振的理解,对于其他谐振拓扑也会有很大帮助
LLC公式推导.zip
(368.56 KB, 下载次数: 1016)
|
|
|
|
|  |  | | | | | 楼主您好,小弟有个问题要请教一下您:
k因子方法在控制环路设计中有什么限制?
|
|
|
|
|
|
 |  | | | | LLC的环路计算可以看一下杨波的博士论文的第6章,论坛里比较多。因为其工作于感性区,增益与频率负相关,其补偿器是180度的,与普通PWM变换器不一样,但其传递函数推导和K因子使用方法与其他拓扑一样,方法可以通用。
传递函数推导可用MATHCAD化简,电压源在交流小信号分析中短路到地,所以对于推光耦或拉光耦的补偿器,其传递函数是一样的,只是RLED的限值会有区别
K因子法,对于二型补偿,其推导方式也是一样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光耦极点的存在,会导致隔离型补偿器得到的极点可能不是自己想要的,这时候需要根据推导K因子法的方法去推导其他的零极点, 其得到的穿越频率处就不再是相位裕度提升最大的点了。
如下图
其得到的波特图,可以看出fc处相位提升不再是最大
此处忽略运放的极点,如需计算可以参考运放数据手册的增益带宽乘积(GBW)
补偿器仿真波形如下:
|
|
|
|
|  |  | | | | | 楼主,如果光耦电容和1nf滤波电容构成的补偿极点比设计的穿越频率低要怎么办呢?
|
|
|
|
|
|
|
|
|
|
|  |  | | | | | 非常感谢无私的分享,之前自己都是在excel中做的计算,不是很直观,用Mathcad就直观多了
|
|
|
|
|  |  | | | | |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我用matlab中的simulink 扫频得到的起始幅频响应就是负值的这种LLC开环传递函数,这种是不是可以把一个极点手动放在低频处进行补偿?谢谢啊?我是小白,如果说错了不好意思啊。
-
simulink扫频
|
|
|
|
|
|
|
|
|
 |  | | | | 你好 可以问下那个励磁电流推导那块 A*sin角度=B是怎么得到的吗
|
|
|
|
|
|
|
|
|
|  |  | | | | | 你用的什么版本 8.1以上的才可以使用disable 如果你原理图上看不到叉,那就不对
|
|
|
| |  |  | | | | | | 我用的8.4版本的,仿真出来出现这个页面
仿真结果
|
|
|
|
| | | |  |  | | | | | | | | 在一个网站上 翻历史记录是lhdown.com,刚试了这个网站好像失效了 回头发你百度云 |
|
|
|
 |  | | | | 楼主有Simplis仿真软件吗?我想自己装一个来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感谢分享,用您的这套很好设计但是不知道为啥我把运放换成TL431就不行了呢 |
|
|
|
|
|
|
|
|
|
 |  | | | | 楼主 NCP1397 仿真库文件能分享一下不 感谢
|
|
|
|
|
|
|
|
|
|
|
|
|
|  |  | | | | | 好东西,学习了。不过我的8.4版本里面没有管光耦的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LLC谐振变换器控制到电压传递函数存在一个右零点,双闭环补偿的话,需要求内环电压环的闭环传递函数,根据传递函数的bode图做补偿,LLC传递函数存在右零点会在闭环中引入一个右极点,再添加电流环会导致系统不稳定,这个怎么解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