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冷静想想: 传导的 扰动 从哪边来? 也许 L1 后面加一粒就解决了 
同样电路其他产品测试过关,不代表没有传导问题。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解决应该容易,但是问题还是没有答案。
你应该指的是在L1后面加一粒CBB之类的电容吧。那就意味着是差模干扰?但是如果是差模的话,为何接近开关电路的铝电解从4.7换成15uF都没变化?
另外,对于10W的电源来说,现在这么多器件我觉得已经属于“堆砌”了,照理如果想清楚的话应该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案搞定
|
|
|
| |  |  | | | | | | 以前解决过一例 传导疑难问题:措施仅仅是 剪短输入线。
经过拥有一堆器件的电源模块,后端的电容,你觉得能吸收 1MHz 的前端干扰? 后面加CBB,谁告诉你只能用来解决 差模干扰? 仅仅 共模电感,能解决 共模干扰吗?
|
|
|
| | |  |  | | | | | | | 不懂。后端是指电解电容C3吧,它直接接的就是变压器和开关元件了,噪声不是从这里产生的吗?难道从前面产生的?
cbb的接法,能滤除共模噪声?这个更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共模噪声确实不是只用共模电感就能解决的,按我经验,共模电感就没办法替代初次级之间的Y电容。但是我不太确切知道是为什么,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其它办法(电路中有初次级间的Y电容的,没画出来;输入端两个Y电容接大地也应该会起作用,但是有时候不想要三线,用户现场不一定有可靠接地的条件)
总之各种不懂,求指教
|
|
|
| | | |  |  | | | | | | | | 
传导测试是 从电源线过来的外来干扰,你不看相关资料的吗?
|
|
|
|
 |  | | | | 估计是走线不好AC部分太接近PFC MOS动点了导致容性耦合。
加块铜皮隔离一下试试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这个解释在逻辑上说得通,谢谢~
是模块,空间很小,很难处理,我先想办法验证一下
|
|
|
 |  | | | | 根据楼主的描述,或许可能是PCB设计问题,或者是元件排列间歇过近造成的,建议楼主试试楼上各位坛友的意见测试一下。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1、电路图不完整
2、V-、C2、C3到GND建议分别连接到C3
3、加大C1
4、减小L2 |
|
|
|
 |  | | | | 电路有问题:
1、C1不能CBB,要X2
2、低PF应用,L2基本没用。意思是,与其用L2不如加大C1合算
3、L2取消后,桥后仅剩一个电解,其容量按工频谷底电压配置,不按差模配置(因此没差模效果)
4、桥前至少有个压敏,电容百pF数量级,与C1形成π形有利
4、共模要调试,感量与电流相左,感量越大效果越差(没有效果)是大概率
|
|
|
|  |  | | | | | 2、低PF应用,L2基本没用。意思是,与其用L2不如加大C1合算李工 这里的低PF应用,L2基本没用,这里怎么理解没有呢,很多充电器小功率低PF的 就是使用这样的结构,这个没用怎么理解啊
|
|
|
| |  |  | | | | | | 理解:L2是差模电感,加上电容构成PAI形差模滤波,意思LC地位相同,由于低PF因此C可以很大,即L可以很小,相同滤波效果
|
|
|
 |  | | | | 这个很有可能是L2电感和整流桥/共模电感的寄生电容产生的谐振震荡。或者也有可能是L2电感本身的自谐振。所以一般会在电感上并了电阻,比如4.7k左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