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没直流分量,自然就没直流损耗。220V上的钨丝灯泡,有直流损耗乎?
|
|
|
|  |  | | | | | 大师 你看看 这个图,这个图显示。这如同正弦波 其平均值=2/PI*A 三角波应该也有直流平均值吧 我对此有点晕
|
|
|
| |  |  | | | | | | 这只是上半部分(或下半部)波形的平均值,不是整个周期的平均值。这些是AC波形,说是AC,自然是没直流成分,平均值是零。
|
|
|
| | |  |  | | | | | | | 大师,谢谢!我走路上还在想这个事情,麻烦您看看对不对
1.我错误的认识到平均值就是直流分量,事实是有限制:直流分量应该按照整个周期的平均值
2.正确的理解是:如LLC的谐振电感在Fr处(Lr与CR谐振称为FR)可以近似的认为是正弦波, 正弦波是没有直流分量,所以没有直流损耗,(一周期对称的波形平均值为0,但是可以通过半个周期计算平均值,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此时计算半周期平均值有什么意思?请大师指点)
3.如题的LLC励磁电感电流是对称三角波 :IDC+IAC 但是IDC=0也就是直流成分为0,没有直流损耗。总损耗就是交流损耗,
|
|
|
| | | |  |  | | | | | | | | 即使不在Fr,谐振电感电流依旧没直流分量的。
计算半个周期的平均值,即等于计算其整流后的平均值,有其特定需要时。
|
|
|
|
| | | | |  |  | | | | | | | | | 大师,有个新的问题请指导,谢谢!流过谐振电感的电流是 励磁电流与次级折射过的电流之和。
励磁电流Im是三角波,次级电流是正弦波。假如输出IO,则对应的IAC=PI/2*IO*SIN(wt)
令主变匝比为n,则次级折射电流 IOR=IAC/n*SIN(wt)
流过谐振电感的电流也就是谐振输入电流 IP=IOR+Im
如果是外放的谐振电感其计算方式是否可以理解为:
1.电流变化量 DI=2*IOR=2*IAC/n=2*(PI/2)*IO/n(实际因为增益原因可能会再大点)
2、电感的伏秒积E*T=ls*DI
3、接下来就是按照E*T选择磁芯Ap,计算圈数。
如果不对请告知。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师,因为本身不是搞电源,日常没人讨论交流理解,都是自己看资料仿真理解的。所以很多东西不确定自己理解的对错,谢谢!
1、次级是全波整流,每个绕组的电流是馒头波,其峰值=PI/2*IO,因为PI/2*IO峰值的正弦波其平均值是IO,但是怎么专业的称呼这种等效不清楚

2、大师说的 Lr 峰值电流 ILr_PK ,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个直接进行计算电感圈数 Lr*(2*Ilr_pK)/(Ae*dB)=N 此外,此时电感的伏秒=Lr*2*Ilr_pK,那么此时电感两端的电压该如何计算?
3、这个峰值 的计算公式不管是在哪个频率都通用吗?还是必须FR时
4、对这个峰值的理解,请指正
pi/2*io/n 描述当于平均值IO的交流等 效通过匝比折射到初级侧;nVO/(4*lm*f)相当于 励磁电感在导通时间(d=0.5)电流变化量的一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说过了,@Fr,次级电流像个正弦但不是正弦,次级电流 = n*(初级谐振正弦电流 - 励磁三角形电流),把它当做正弦也可以,峰值如你所说。
2. 可以。两端电压 V(t)=Lr*diL/dt ,iL=ILrpk*sin(2*π*Fr*t),Vm= 2*π*Fr*ILrpk
3. @Fr only.
4. 对。
计算AP,可以用这个公式: AP=(L*Ipk^2)/(Ku*Bm*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谢谢,其他略微明白了!如下请稍微再解释下,谢谢!
2. 可以。两端电压 V(t)=Lr*diL/dt ,iL=ILrpk*sin(2*π*Fr*t),Vm= 2*π*Fr*ILrpk
----------------------IL(t)说明谐振电感的电流是以ILr_pk为正弦,FR为周期的正弦电流。 VM =是不是应该为2*PI*FR*Lr*ILr_pk,表明,在Fr励磁电感是以感抗的状态分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FR 处 Lm励磁电感两端电压可以用n*vo。 Lr谐振电感两款可以用2*pi*fr*lr*ir_pk,那如果没有在FR处,如果输出不变,还是VO*IO,在FR左右的F1 有没有办法计算励磁电感与其两端电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师此外有个事情请教:对于分体的LLC设计,初级电流红色IP 流过LR ,然后分为两路 一路励磁,一路能量传输。励磁的这部分可以用来设计变压器
因为同一个电流流过了励磁线圈与变压器初级绕组, 所以谐振电感的线经与变压器初级绕组理论上是一致的。这样理解对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谢谢!大师我汇总下本帖所得,请最终确认一下理解对否,谢谢!
1、谐振电感与励磁电感只有交流损耗
直白点对于分离设计的LLC,谐振电感只有交流损耗。因为直流平均值为0
主变的初级绕组与励磁电感电流 等值也,只有交流损耗;但是次级绕组需要细分
-----对于但单绕组的全波整流,平均值为0,只考虑交流损耗---不太确定
-----对于带中心抽头的对称半波整流,没个绕组平均值非零,所以同时存在交流直流损耗
-直流平均值Idc=0.318*(PI/2*IO) - IS_rms=0.5*(PI/2*IO)
-交流有效值Iac_rms=sqrt(Is_rms^2-Idc^2)
抽头半波整流
桥式全波整流
2、初级绕组流过的电流有效值与谐振电感相同
3、在FR处 可以利用 DB=n*vo/(ae*N_p)*(T/4)来计算主变的磁通变换,然后查估算磁芯损耗
4、同理,可以根据DB=Lr*2*Ilr_pk/(ae*N_LR)来计算谐振电感的磁芯损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单绕组的,对。中心抽头的,您说的那个交流有效值,其实已包含直流交流了。
3. ΔBpk = (n*Vo/Np*Ae)*(T/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师, 更正如下~
对于带中心抽头的对称半波整流,没个绕组平均值非零,所以同时存在交流直流损耗
-直流平均值Idc=0.318*(PI/2*IO) - IS_rms=0.5*(PI/2*IO)
- 交流有效值Iac_rms=sqrt(Is_rms^2-Idc^2)
-----谢谢大师,如果上面理解正确,那差不多整个的理论计算可以进行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的。Idc就是输出电流,现在只提供一半,=Io/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师,如同全桥变换器,输出全桥整流,流过初/次绕组的电流是周期对称的,其平均值为0是不是也只考虑绕组的交流损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谢谢,那就方便计算损耗,以便热仿真了;再次,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师,如图所示,请问 上管的地为什么要连接 电容中点?如果按照红线接地就仿真不出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gs 驱动电压一定要跨在G,S两端。为什么这个都不懂呢。再问我也不懂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