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YTDFWANGWEI- 积分:111891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283
积分:111891 版主 | | | 桥式变压器对于电感可以不用考虑,一般按照匝数绕就行,有时候加一点气息也有好处,这个时候,保证变压器原边励磁电流在原边电流最大值的15%以内就可以。 |
|
|
|
|
| | |  |  | | | | | | | 谢谢您的帮助,我之前参考过桥式和正激变换器的算法,但是那个感量比较小!桥式和正激的算法也适合移相全桥么?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891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283
积分:111891 版主 | | | | | 变压器两端电压除以电感然后乘以持续时间就是励磁电流,变压器设计跟正激是一样的。 |
|
|
| | |  |  | | | | | | | 谢谢您的帮助,请问您做过移相全桥的案例么?有什么资料推荐一下,谢谢! |
|
|
|  |  | | | | | 激磁电流大了会增加导通loss,但更容易实现软开关;应该是在能实现软开关的前提下,激磁电流越小越好。 |
|
|
|
|
|  |  | | | | | 谢谢您的帮助,根据你的公式,我计算的初级感量是117uH,这个电感是不是太小了?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891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283
积分:111891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我感觉是错误的,就算我利用硬开关的桥式变换器的算法也没有那么小。 |
|
|
| | | |  |  | | | | | | | | 嗯~公式明显有问题~不应该用Ipk~用△I~△I取10%*Ipk~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对此只有模糊的认识~这样设置变压器的体积,损耗等比较合理吧~ |
|
|
|
 |  | | | | 个人的工程经验值:
1. 当中间直流电压Vd=400V时,Lm取2.4mH左右,一般不建议开气隙;
2. 当中间直流电压Vd=800V时,Lm取4.8mH左右,一般不建议开气隙。 |
|
|
|
|  |  | | | | | 800V的匝数是400V的2倍, 电感量应为4倍吧. 要不要气隙, 看拓朴要求 |
|
|
|
|
|
|  |  | YTDFWANGWEI- 积分:111891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283
积分:111891 版主 | | | | 连频率都不知道就能设置电感量?既然建议电感量都确定了那就肯定需要调整气息来实现,难道调整匝数来实现? |
|
|
| |  |  | | | | | | 1. 我是依据他选择EE85A Cores,从工程经验来确定fs<50KHz的,不知有没有道理。
2. Cores都有“自然气息”,再则Lm的大小有范围吧。 |
|
|
| | |  |  | | | | | | | 我的工作频率是50KHZ,有PFC,输出范围在常规范围内176VAC-264VAC |
|
|
| |  |  | | | | | | 移相全桥一般不建议开气息的,所以感量是根据圈数来计算的,有的时候计算发现感量太大开一点气息是有好处的,初级感量决定了励磁电流的大小,一般去原边电流的10%以内,注意初级感量不可太小,基本要大于1mH的,这个和你的工作频率有关系的。且看下面的这个公式。
 |
|
|
|
| | | |  |  | | | | | | | | 惭愧,大哥,我基本都是瞎扯,哈哈,大哥的经验取值是很合理的。这个东西也是折中问题,变压器的激磁电感大小会影响软开关的工作特性。因此需要适当的激磁电感。而开一点气隙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激磁电感,但气隙太大,激磁电感太小,也不好,反而增加电流峰值,增加了开关损耗。因此气隙要合适。如果感量超过了大哥你的那个经验取值是要开一点的,我一般是玩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一般不开,据说玩电压模式控制的开点好些的,(电压模式控制,开机瞬间,变压器比较的恶劣) |
|
|
| | | | |  |  | | | | | | | | | 技术是学无止尽的,兄弟的进一步阐释,给愚兄于启迪。 |
|
|
| | | | |  |  | | | | | | | | | 现在做的这个电源是电压电流双反馈,即可以恒压也可以恒流! |
|
|
| | | | | |  |  | | | | | | | | | | 副边的电流环并非是电流模式控制,你的把电流模式控制和副边电流环区分开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电源有两个反馈,一个是电压反馈,一个是电流反馈,先进入恒流环的话,那么只有电压在变化。忘记说了,电源的PWM输出是由arm单片机控制,开机命令是上位机和下位机共同执行的。在开机的时候,会有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设定,根据负载情况,若是先达到恒流模式,那么就只有电压根据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您说的副边电流环是不是指纯粹的恒流控制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兄弟,我也是做电动汽车充电机的,副边的电流环和电压环其实是一样的,只是采用的信号不通而已,我说的电流模式控制是指原边采用的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不用隔直电容的。
此控制非彼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哥,电流模式控制是指原边采用的峰值电流模式控制,是不是这个控制是限流的作用?小弟不是很明白,请您详细讲一下,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问兄弟有没有原边峰值控制模式做出过来东西来,我听说这个很少用,不知道为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电压模式控制,开机瞬间,变压器比较的恶劣
请教下,为嘛?
|
|
|
|
|
| | |  |  | | | | | | | 你公式中的Dtyp怎么取那么小,是在半载的时候的占空比么?公式中ΔILout和Lfs代表的是什么?N是不是初次级的匝数比? |
|
|
| | | |  |  | | | | | | | | Dtyp考虑到极限情况下,最高输入,最低输出的时候,因为输出电压可调,
ΔILout电感的纹波电流,Lfs为电感的工作频率,为原边工作频率的2倍。
N为变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公式其实很好理解的啊,他就是要求励磁电流要小于输出纹波电流的一半折射到初级的电流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