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自己顶 对于带不了负载 是不是说占空比都调到最大了 还不行,就是变压器原边感值还是不够啊? 求鉴定 |
|
|
|
|
| | |  |  | | | | | | | 具体怎么算你可以自己算一下,我意思是一眼就能看出R8太大  |
|
|
| | |  |  | | | | | | | 你什么参数都没给我,我怎么算,比如变压器匝比,电感,最大占空比 工作在什么模式等等 |
|
|
| | | |  |  | | | | | | | | 变压器匝数比10:30 电感1次侧9.58uH 二次侧66uH,最大占空比45% DCM。 我的这个是自己算出来的 没什么经验,请高手指点指点。 |
|
|
| | | | |  |  | | | | | | | | | 晕,你是怎么测的,电感应该跟匝比的平方成正比,正常来说电感量应该是1:9,而你连1:7都不到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是用福禄克的仪器测的电感,测试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和气隙有关吧 我加了一个小的气隙 好的 我用这个公式算一下 调整一下R8 工作频率我现在用的是93kHz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粗略估算了下,你的IP值都接近17A了,不清楚你的过流点设置多少?R8最大也不应该超过0.05欧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恩,听你这么一说,确实是R8大了,我之前用《精通开关电源设计》里面给的公式也算过,跟你得到的17A差不多,我得到的是18.15A 那如果是R8的问题,是不是说,uc3842的3脚 早早的就到了1V 而无法调节了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的,3脚到1V就保护了,一般设计在IP下3脚的电压为07V左右比较合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跟你聊这么一会儿真是受益匪浅啊 呵呵 谢谢啦~ 我换个采样电阻看看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客气了,这些都是很基础的东西,有时间多到论坛逛逛收获肯定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换了一个0.05欧姆的电阻,我测了3脚的电压和驱动波形,红色是三脚电压,黄色是驱动波形。还是有一个明显的复位,我回去按你给的公式再好好计算计算,该回去了,明天继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确定是工作在DCM模式?明天把搂极波形也一起发出来看看在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和D端波形如下
放大图如下
原边很好,副边不知咋回事儿啊 这么看应该是dcm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10欧负载之后原边和副边电流 如下 黄色原边 红色副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在用saber仿真3843的boost和flyback的时候遇到过类似的这样的波形,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这个状况和开关频率,采样电阻,补偿都有关系,好像开关频率关系比较大些。哈哈,也很纳闷着是怎么回事!! |
|
|
|
| |  |  | | | | | | 不好意思,偷懒了,库里面有这个就没改,转pdf的时候上面的字没转换过来,应该是右上和左下对应同名端 我马上改过来,免得给大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
|
|
|
|
|
|
|  |  | | | | | 楼主的图错误不小,估计电路没错,要不电压肯定不正常 |
|
|
| |  |  | | | | | | 我心里有数儿,我这电路也就仅限于实现功能,对我初学来说这就足够了,这里面肯定有很多高手看来不妥的地方,希望指正! |
|
|
|  |  | | | | | 谢谢指点,这个应该是手误,我回头看看。
有啥不妥的地方别客气,直接指出来,感激不尽! |
|
|
| |  |  | | | | | | R4后面对地接个小电容把电流信号消隐一下会不会好点? |
|
|
|
|  |  | | | | | 我单独调试了一下TL431,我原来的接法,给431输入5V或者更大,3脚都会稳定在5V。换做改后的接法,超过5V,3脚电压就会降到1.7V.这是正常的吗? |
|
|
| |  |  | | | | | | 原来你真的那样接啊  ,那3脚的电压在5V很正常,但输出电压应该远不只5V了 |
|
|
| | |  |  | | | | | | | 真的是那么接的,我理解的是431的3脚电压恒定,通过输出与3脚电压的差来变化If的电流从而达到调节的,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
|
|
| | | |  |  | | | | | | | | 431调节电压是通过分压电阻上得到的电压与431内置基准2.5V比较放大来调节的 |
|
|
| | | | |  |  | | | | | | | | | 我理解了 重新接了电路,R7的上端接输出。
另外,我的线可能选的太细了 我改了线。空载的时候输出也可以到5V了 。但是问题依旧存在。
一次电感电流和二次电感电流分别是红色和黄色
此时的G端和D端点波形如下
红色是G端,黄色是D端,震荡很强。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图是满载的情况吗?输入电压多少?看图已经是工作在CCM模式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图是带了个5k的假负载的时候的情况,输入电压是从电池取的,3.3V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另外,我不敢带负载,因为采样电阻我换成0.03欧之后带负载,uc3842的3脚也偶尔过1V,这样的话,采样电阻上的功率就很大 很热。所以我想换成康铜丝来采电流,然后再带负载,消隐电容选多大合适,我加了个471好像没有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输入电压才3V,这样采样效率是太低了,我没做过输入电压这么低的,经验有限,不知道能不能帮到楼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问,我现在遇到的是什么情况,怎么解决。
PS:骨架EE25的,线径0.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太多了,而且也很乱,楼主你还是总结下吧,到底是碰到什么问题?还有频率设置多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问题现在明确很多了。图就是42楼那个图,PWM频率94kHz。现在不带真正的负载,带一个5.1k的假负载。
1、D级震荡比较严重,不知道怎么处理,是否影响二次侧二极管之前的电流输出
2、我觉得一次侧电感电流可以接受,但是二次侧的电流波形幅值太小,不清楚这是什么原因,是变压器自身的问题,还是外围电路的问题。怎么解决。
求建议~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接5.1k的假负载,D级震荡应该正常吧,你带高一些负载看看?
而且你这个电路输入才3V,用这个方案合适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吧 明天我加高负载看看
我本意是想通过这个反激来传输能量,也是试试看,希望能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原边线选细了,要20多安培,我怀疑我方案选的有问题。今天有人跟我说反激效率低,而且那么小输入电压可能无法工作,他推荐我用推挽式 请高人指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谢谢鼓励,这个任务有时间要求,我怕专心做下去虽然做出来,但是效果难以满足实际要求,板子和变压器我还会保留的,会继续做下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V的最大输入电压,UC384X你怎么启动啊。
3842只要启动了就肯定可以调好了,但也难用于生产吧。
只是玩一下到没事,如果是为了生产,早点选个低压DC-DC的IC再调吧,别浪费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过他的图,有个17V的VCC,担心他到时就没有了。
这种电源规格还有外部VCC,少见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说的这个问题我考虑了,我想用集成升压电路升起来到10V,然后用ucc2813 汽车级的uc3842进行控制。低压的DC-DC我看过LTC1871,但是没有典型接法,技术支持也不建议我用在反激上,所以就搁置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这个规格应该很易容找到,专用DC-DC的IC,一片搞定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也觉得应该用专用的DC-DC芯片, 不能用3842来做; 如果找不到这样的专用芯片, 整个系统方案应该重新考虑 |
|
|
|
|
 |  | | | | 感谢所有回复我帖子的朋友们,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给予的无私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基本的结构雏形已经出来了,反馈也可以动作了。现说明我在设计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首先,我对tl431的反馈中应用有误解,我最初以为,tl431是为了输出一个固定的电压,输出与这个电压的压差加到光耦光电端。这不是tl431用在这里的真正目的,后来我发现了,原来tl431在这就是个比较器的作用,1脚高于2.5就导通,这样和pc817配合就能起到反馈作用了
其次,3842的fb端给我搞糊涂了,本来模拟电子技术就不好,搭了2天也没配合出理想的结果来,索性在网上找,有人说tl431在,就不用内部的误差放大器了,于是我跨过内部误差放大器,直接把反馈信号接给1脚了,事实证明,好用。
再次,我刚开始的时候并没真正意义上调通3842,占空比那时候只能是最大和最小两种变化,后来我在3和4脚之间加了个电容就好了,这样用电位器接反馈电压,直接给1脚,不同电压对应不同占空比。
最后,波形都出来了,也可以初步进行反馈调节了,我发现DS的波形尖峰很大,最大有30V,我感觉是漏感的原因,反复试了好多种RCD也不好用,最后在ds端加上串联的RC就解决了
以上就是我近期的调试和发现自己犯的错误,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现在的输出功率最大还不到2W,输入电流也不是很大,骨架用EE25的,输入电压恒定3.3,工作频率改为56.3kHz了,我开关电源知识还不扎实,还在看书探索中。 希望我走的弯路能给同样新的手儿们一点启迪。 |
|
|
|  |  | | | | | 我发现DS的波形尖峰很大,最大有30V,我感觉是漏感的原因,反复试了好多种RCD也不好用,最后在ds端加上串联的RC就解决了
------------------------------------------------
怎么接的? |
|
|
| |  |  | | | | | | 0.1u的CBB电容和5.1欧姆电阻串联接到DS两端 续流二极管也并在DS两端,反并联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