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群主,这里的不应该是BUCK电感IPK和输出电流有效值(平均)的关系吗,为什么是输出峰值电流,你的公式有效值乘了一个√2。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工频有效值换算成峰值系数√2,才能得到工频输出电压、电流过程(瞬时值)曲线 |
|
|
| |  |  | | | | | | 希望版本好好更新这个帖子,小弟我追一下,19年画板三圈两地在你这里学到很多 反激这些 ,以后希望能借你这宝地也把逆变搞会
|
|
|
 |  | | | | 在全周期找到最大峰值----群主,输出功率恒定的时候,电感的最大IPK_max不是无限接近于过零点吗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你说的是峰峰值(相对值),它确实在过零点(对称磁偏)最大,但峰值还要与工频电流跌叠加,叠加后最大峰值(绝对值、不对称磁偏)就会偏离过零点。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是的,(正半周)小于0.5时就变到负半周(大于0.5)了,这是在逆变
|
|
|
|
| |  |  | | | | | | D=0.5*(1+vac*1.414*sin(wt*t)/VDC)
在VAC的正半周 D大于0.5
在VAC的负半周,VAC*1.414*SIN(wt) 是负值 所以此时D小于0.5
仿真验证:令 FS=20Khz VDC=450 vac*1.414*sin(wt)=-150 ref
D(理论)=0.5*(1+(-150/450))=0.333 ton:von=450-(-150)=600ref
仿真 ton=17.1us
T=50.5us
ton/t=17.1/50.5=0.3386
von=605ref 基本差不多,
而Voff=-328 与 (- vdc-vo(关断平均)) 也基本差不多
综上:D=0.5*(1+vac*1.414*sin(wt*t)/VDC) 在双极性SPWM理论计算是符合的
|
|
|
|
|
|
 |  | | | | 
电感L2和L12可以只用一个电感吗?感量等于这两个感量相加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可以,但要中间割断成2个绕组4个端子如图接出,实际要双线并绕
|
|
|
| |  |  | | | | | | 我的意思是,直接去掉一个电感,比如去掉L2或者L12,逆变电感用一个就行吧?都是在一个回路,应该没必要用两个?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用两个是为了EMC,直流侧才能与交流侧等效接地,否则整个直流侧就是热点,没别的意思
|
|
|
|  |  | | | | | 版主您好!按照这个帖子对H桥单项逆变电感进行了仿真,这样理解您看合适吗?
如果2个电感时分开的,单个电感看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不用推导,你直接放电感电流波形看,估计最佳感量在200uH左右
|
|
|
| | |  |  | | | | | | | 版主,我们情况有点特别,要给出磁芯损耗,与线圈损耗,所以我要表达出我的计算分析过程,您看看我的这个计算过程理解的对吗?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主,主要时请您确认下 我上面那每一步的理解方式是否对错。你看看我那每一步理解,我要搞清楚我理解的是不是合理,这很重要,需要一个老师给与判定。谢谢!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不正确,磁损最起码与材质有关,硅钢片与铁镍钼焉能一样?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主,现在就公式的理解 不牵涉具体材质。因为我的公式仅仅时计算出磁通变化量,我要根据磁通变化量 去选该变化量下那个材质损耗高。 请先看看我的磁通变化量的计算,以及电感2端的电压理解是否正确谢谢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为我这里还没牵涉感量
比如我达到 800u @10a 这个唯一要求; 我有很多方案 A磁材尺寸+A圈数 ,B磁材尺寸+B圈数 等等 我要根据能达到这个效果不同 圈数 去计算不同方案的 慈心损耗。 所以请告知 我的 上文的对于一个既定的方案 计算步骤对吗?
|
|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 | | | 等你达到 800u @10a 这个唯一要求最佳以后,能否证明相同材质200u @10a 也是最佳?我估计磁损减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仅仅是想确认下 每一个电感 2端的电压 on L*DI=(VIN-VO*1.414*SIN(WT))*0.5 OF L*DI=(VIN+VO*1.414*SIN(WT))*0.5
其次根据 don(t)=0.5*(1+vo*1.414*sin(wt)/vin)计算出一个周期的平均 ET(T)=VON*don(t)/fs 根据一个周期平均ET计算出既定圈数 此心的平均磁通变化DB
我仅仅想请版主确认下我的理解思路是否正确。不是为了证明那个感量是最优。
|
|
|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 | | | | 我的理解,对于逆变(PFC)控制,磁损也可以先按峰值参数计算出来以后再按√2倍关系折减,既然是损耗,就应该遵从有效值的概念而非平均值的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主,您的观点肯定正确,您经验就能确定感量范围,但是我想请您看看我的对电感两端电压的理解以及Et积的理解思路是不是正确。不正确是电感端电压理解错误还是哪里,我要找到一个我理解的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楼上说了,平均值不适用于求损耗。
1楼电感设计计算工具中也有磁场强度计算,你看看它是怎么计算的: 磁环电感精确计算电子表格
H=0.4πNIp/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既然说到有效值,对于反激励来说 一般是按照DB=L*DI/(AE*NP) L*DI也就是ET来计算的DB, 根据DB查表来估算单位体积磁芯损耗,也没有用到有效值,那么对应到这里逆变电感按道理也可以采用因为在ON期间 也是L*DI=ET 只是这个ET不是恒定的,所以求平均而不是有效值
|
|
|
| | | |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我说按有效值关系折算,是说工频包络场合,比如PFC、比如逆变、比如单级PFC反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理解版主的意思。但是我们要精确的 给客人展示损耗的计算过程与理解方式,让他觉得合理我个人认为是采用了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
一个周期FS次的开通,通过仿真波形拉开,在On期间其电感电流上升电感两端电压 =0.5*(vin-vo*1.414*sin(wt)) ,而此时就相当于一个直流(po/220*1.414*sin(wt))叠加一个DI的纹波,相当于一个普通电感的计算符合 l*di=端电压*ton, 从这个角度很容易采用ET=端电压*导通时间 的方式表达一个周期的磁通变化量。
而不采用L*DI 采用 是 因为在不同的时刻 PO/220*1.414*SIN(WT )是不同的,对应直流偏置下的电感多少也不同,不利于计算一个给定设计 磁芯 的磁通变化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电感的铜损,是用电感电流有效值平方乘以电阻吗? 还是输出电流平均值乘以电阻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者说,是否需要将电阻拆分成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然后再分别计算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流电阻总是可以算出来的,加点温度、加点有效值系数即可算出铜损。交流电阻、趋肤都是糊涂账,就不必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是用平均值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还是用有效值平方乘以电阻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频有效值加点高频有效值系数,比如1.1,与平均值没有半毛钱关系,须知交流的平均值=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现在一般是用热仿真,输入磁芯损耗以铜线损耗。 1、磁芯损耗说实话 不嫌麻烦可以问磁芯厂要 叠加曲线的计算公式,也就基本可以算出来 正弦周期任意点的电感叠加曲线。
安装个math cad 精确计算一个周期的磁芯DB变化。
2、大电感20KZ 扁平线绕制一层基本不用考虑什么集肤效应,查道威尔曲线了。
3、仿真设置 环境温度
4、温升预留个20° ,比如要求 操作温度 130 你仿真到110 ,基本就把其他的误差给覆盖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主下午好! 逆变电感这种轮廓正弦的玩意磁芯损耗主要有2个方面 一个是基波为50hz的 也就是Io=po/vac引起的
另外一个就是锯齿纹波 引起的DB=VON*TON/(AE*N) 对于双极性 其有效值计算如下:
|
|
|
|
|
 |  | | | | 请教一下版主,根据你的这个软件工具,现在需要计算5000W时(三相功率),正负325V供电,调整电感量,使Ku约等于2,发现只有将电感量调整到10uH时才行,是不是哪个参数我这边输入的不对?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没哪里错,你不能在这里(311V升325V)临界模式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你不按临界模式、而按连续模式(比如平顶山模式)设计就行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三相5KW逆变电感:20KHz、11.2A、680uH
剩下的问题是:你能产生最高0.979的占空比(最窄1.06uS的关断脉宽)吗?
|
|
|
| | | |  |  | | | | | | | | 明白你说的问题了,325这个值是我这边给错了,原来应该是375V的,如果按正负375供电,4.5KW输出,方法二,最优性能去考虑,需要多电的大感呢?又需要多大的电容呢?谢谢!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 | | | | | | | 与频率有关,并网的话,还与电网最大电压变化幅度有关(不并网才能用国标每相VoutAC = 220VAC设计)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374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93
积分:103374 版主 最新回复 | | | | | | | | | | 与PWM频率有关,少写几个字,按20KHz设计:
最后给出一种差模滤波的算法,主要思路是避开LC谐振频率与PWM频率的共振、使差模滤波更加有效。其中滤波电容 Co 的倍率大于10的质数为宜,差模电感 Ld 的倍率大于4√2倍为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