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TDFWANGWEI- 积分:111010
- |
- 主题:142
- |
- 帖子:46128
积分:111010 版主 | | | 不错,傻瓜式计算表格。不过还是觉得自己理解了原理按照原理来计算好一些,否则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是该怎么处理。 |
|
|
|
|
|
|
| | | | | | | 谢谢,能不能提个见意啊。
不能提 也要说。
我一开始看,我感觉有点乱。不过我用过6562,还是能看懂一点。
不过还是谢谢了。 |
|
|
|
| | | | | | | | 大家新年好!深圳上乘科技的罗珊龙年生活舒心,职场得意!我是做美国进口灌封胶的,有需要的朋友支持下哦!Q1906558699
|
|
|
|
|
| | | | | 顶下梁版主
特别是里面的公式,让大家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
|
|
|
|
| | | | | | | 单级PFC反激电源难度就在谷底峰值电流相当大,不知道楼主的这个表格十分在实践中证实?单级PFC我也做过不少,这个表格计算出的参数恐怕有出现饱和的危险。个人看法,大家一起来讨论 |
|
|
| | | | | | | | | 单级PFC反激一般工作于DCM模式,峰值电流高,EMI大是公认的,但是可以通过开气息去避免变压器饱和
楼上的兄弟说说看,那些参数取值不当会导致变压器容易饱和? |
|
|
| | | | | | | | | | | 就是由于的工作频率是变化的,在准谐振过程中由于固有的频率抖动,将会减低EMI,并不能说成DCM就是一定比CCM的EMI大。对恒定负载而言,最大纹波电压下的导通时间和输出二极管导电时间比最小纹波电压下的要小,导致开关频率随相等于纹波频率的扫描频率而线性变化,所以你测试传导时会发现AV的线比PK相差很大,认真看的朋友会想到这是不是带抖频的,事实上这就是在准谐振过程中固有的抖频,若调到谷底导通的话,导通电压低,EMI也相对会小。并不能认为DCM就一定比CCM的EMI大,要看拓扑,普通反激DCM当然会比CCM大一些,而QR的EMI并不见得比反激CCM的EMI大。 |
|
|
|
| | | | | | | | | | | | | f发现这个论坛后 的确学习了很多 学到很多新的东西 |
|
|
| | | | | | | | | 好资料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仔细看,其实这个公式要小小修改一下就可以直接用。 |
|
|
| | | | | | | | | | | 哈哈,你真认真看,其实这公司当时我是从反激上改过来的。只要你把IPK值计算时记得把输出电流*2倍计算,公式是可以直接套用的。 |
|
|
| | | | | | | | | | | | | 请问梁版主,照你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初级电感量已经很大了,为何要将计算出来的初级电感量修正(乘以1.6)?是基于什么考虑的? |
|
|
|
|
|
|
|
|
|
|
|
| | | | | 感谢最近在学习这个方面,大侠们有没有好的资料推荐学习下啊? |
|
|
|
|
|
|
|
|
|
|
|
|
|
| | | | | 感谢LEO,现在刚好利用OB6563PFC+PWM在做一款120W的电源。正好可以参考一下。 |
|
|
|
|
|
|
|
| | | | | 请问梁版主,照你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初级电感量已经很大了,为何要将计算出来的初级电感量修正(乘以1.6)?是基于什么考虑的? |
|
|
|
| | | | | | | | | led电源防水灌封胶(好用不贵) qq598992288!
led电源防水胶(防水等级可达IP6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的非常感谢 表格非常的详细 可见楼主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