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c965- 积分:103296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79
积分:103296 版主 | | | |
|
|
|  |  | | | | | 辅助线圈看情况,一般电解离变压器最近,方便就直接去大电解。不方便就经过IC到大电解
|
|
|
| |  |  | | | | | | 在这里看到了,就请教下大师,这个二极管在这里的用意是什么呢?一直看不懂,ic的这个引脚不是输出方波来控制MOS开关的?实在想不出这个二极管加电阻在这里的用意,求点化~不胜感激!
|
|
|
|
| | |  |  | | | | | | | 我也只知道是用来加速MOS的关断。具体原理好像涉及MOS的GS引脚的弥勒效应。 |
|
|
|
|  |  | | | | | 我周六找了个芯片电路单点接热地的电源,把单点接地割断,然后用飞线试了各个点接地的效果。
结果是:一端接辅助线圈引脚,一端接Y电容引脚,效果最好。
所以我在想,是不是输出滤波电容的EMI应力,与Vcc滤波电容的EMI应力相互影响的结果。
|
|
|
|
| | |  |  | | | | | | | 先谢谢大神的关注。图如下,红色线对应是PWM电路的地线,除了芯片GND引脚会接地外,辅助线圈的地引脚也会拉出来接地,而且接Y电容引脚效果好。
增加辅助线圈到Y电容引脚的这根线,改善辐射差不多有5个db。所以拿出来分享分享。
-
PWM GND
|
|
|
| | | |  |  | | | | | | | | 这个分明是要重新布板,简直没有法子目睹下去了。不求你的神来之笔了,只求一个解脱。拉地痛快点 |
|
|
| | | | |  |  | | | | | | | | | 问题是,这个板子是一个大客户的量产适配器的······凝聚了公司多个高级工程师的心血,我只是做改型······不能说改就改那么多滴~
对了,Y电容与桥堆D-之间有一块散热片作为地线的,因为Layout空间不足。
本帖最后由 heruijian 于 2016-7-24 22:22 编辑
|
|
|
|
|
|  |  | | | | | 请问下李工,上图的CS走线从驱动电阻底下过有没有问题?谢谢
|
|
|
| |  |  | nc965- 积分:103296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79
积分:103296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嗯,谢谢李工的回复。我的板有条布线是上图R17的线从R13底下过,然后到IC的4脚,请问下这样会有干扰吗?谢谢。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296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79
积分:103296 版主 | | | | | | | 怎么走不是主要问题,它这个图的问题在于,IC的4脚信号很敏感,要精心布置,根据数据手册,没有必要时不要搞RC滤波,直接与R20连接。
此外R16接到这个脚也是不妥的,R16只是个静电通道,随便接哪,也不要接到一个敏感信号引脚上去。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296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79
积分:103296 版主 | | | | | | | 看仔细了:
|
|
|
| | | | |  |  | | | | | | | | | 您这个从线路上的确是最优的,我截图哪个据说是为了像雷击浪涌情况下辅助绕组感应到的能量优先先导到母线负上面避免造成IC损坏,这个说法有无一定道理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296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79
积分:103296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C11是 VCC 脚旁边的滤波电容,一般是1206 0805贴片封装;
以贴片C11的地gnd作为其他弱点回路的接地点,会不会形成C11的地一大片的面积?
怪怪的,可否接到VCC供电的 电解电容?
|
|
|
|
| |  |  | | | | | | 李工的接法是正确的,IC的参考的地就是芯片地,CS信号检测地就是检流电阻的接地脚,注意这2点,设计质量有保证
|
|
|
| | |  |  | | | | | | | 最好把辅助电容分成两个电容,一个靠近辅助绕组,一个靠近芯片。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296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79
积分:103296 版主 | | | | | | | | 因为这里有两个脉冲电流回路都需要最小化,1个是芯片,1个是绕组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296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79
积分:103296 版主 | | | | | | | | | | 因为这里有两个脉冲电流回路都需要最小化,1个是芯片(IC1-C1),1个是辅助绕组(T2-D2-C2) |
|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296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79
积分:103296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这个应该是芯片(IC2-C2),1个是辅助绕组(T3-D3-C3)
|
|
|
| | | | | | | | | | |  |  | nc965- 积分:103296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79
积分:103296 版主 | | | | | | | | | | | | | | 这样看吧
|
|
|
|
|
|  |  | | | | | 李工,您好 请教一下 IC的地为什么接在取样电阻的地,取样电阻是主环路的地吧? 这个红色的接地线是否直接连到 电解的负极较好一点呢?
|
|
|
| |  |  | nc965- 积分:103296
- |
- 主题:115
- |
- 帖子:29679
积分:103296 版主 | | | | | 一个原则:拓扑回路的地、与控制回路以及驱动回路的接地点要越靠近MOSFET的S脚根部越好,与S越早各自分开走线越好,最大限度减少脉冲电流在引线电感上形成的干扰。
随便参考一个工业模块的接法都是这样(没有例外):
5与1越早分开越好,7与2越早分开越好,早在模块内部器件端子的根部就分开了,绝不与拓扑电流参合,虽然他们都是地。
为达此目的,于是:Rs电阻越靠近S越好,芯片接地点越靠近Rs电阻越好,其他任何问题靠后。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 | | | | 感谢解惑,请教一下LLC芯片接地是不是一样的道理,越靠近下管的S级越好 |
|
|
|